科普课堂|经常“眼皮跳”当心面肌痉挛

2019
12/18

+
分享
评论
于炎冰
A-
A+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把眼皮跳放在心上,经常“眼皮跳”就需要大家注意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把眼皮跳放在心上,有些人可能已经持续跳了一年,但直到出现了嘴角抽动才去看医生。

俗话说的眼皮跳,相信多数人经历过,多和休息不佳、精神紧张有关,短期内可以自动消失。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幅度大的“眼皮跳”,甚至发展为脸部肌肉抽搐,此时应该引起重视,一般来说,可能是面部神经问题了,其中尤以面肌痉挛多见。

面肌痉挛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肌肉抽动本身并无生命危险。但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许多患者在见陌生人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抽动,因此产生自卑、忧郁、焦虑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绝大多数面肌痉挛患者,典型的表现就是自眼角逐渐发展到口角的半边面部抽搐,以精神紧张、激动或劳累后明显。严重的病例甚至导致持续性的肌肉痉挛,导致睁眼困难,或面容改变。肌肉抽搐是无痛性的,且在发作间期,患者并无异常。疾病发展过程一般较长,常在一年甚至数年以上。

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年龄多数集中在40岁以上。人体的神经和血管各司其职相安无事,但随着人的生长、老化,血管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好像也松懈变长了,慢慢变得弯弯曲曲。弯曲了的血管有时候会不小心碰到周围的神经,随着心跳每搏动一次,这根血管就对神经产生一次压迫。

天长日久之后,神经表层的髓鞘就被局部磨损了,就好像电线用久了,外面的那层塑料皮被磨掉了一样,如果电线的塑料皮没了,绝缘性变差了,就可能跟它周围的电线发生短路,神经也类似。

如果面神经“短路”了,局部神经的电传导就发生了改变,面肌活动就会增强,我们就出现了眼皮跳,甚至是整个半张脸都在抽动。

疾病的治疗讲究治本。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颅内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长期压迫,造成局部神经脱髓鞘或/和面神经核团兴奋性增加,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病的根部原因。因此,采用外科手术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根部移开,是面肌痉挛治疗的最根本手段。

该手术被称为“显微血管减压术”在显微镜的引导下快速定位病灶部位,准确隔离责任血管和神经,并用医用垫棉隔离,保护神经不再受到压迫,从而解除病痛,达到治疗面肌痉挛的目的。

温馨提醒: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大家短暂地眼皮跳就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当然眼皮持续跳,千万不要忽视,当心面肌痉挛,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治疗,及早治疗,及早康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面肌痉挛,课堂,眼皮,血管,神经,眼皮跳,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