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该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2019-12-13   龙脊康

神经根型颈椎病应该与哪些疾病急性鉴别诊断?治疗时该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一、病例背景

今年40岁的林女士,从1年前就突然出现左侧后枕部至左上臂外侧牵扯痛,偶有间歇性放电样疼痛,症状严重时伴左肩胛骨内缘闷痛感。夜间或晨起时偶有左上肢麻木感,活动后缓解。另诉既往偶有左侧面部肌肉抽动,左眼皮抽动明显,曾于外院行物理、药物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来到龙脊康之后,何吕曼医生经过细细检查和评估,发现林女士属于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仅仅经过3次治疗,林女士症状就大大缓解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外院没有诊断出林女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应该与哪些疾病急性鉴别诊断?治疗时该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医生的解读。

二、患者信息

(一)患者信息

1、主诉:

左颈肩疼痛伴左眼不自主抽动1年+。

2、既往史:

否认相关病史及外伤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3、现病史:

患诉1个年前无诱因下出现左侧后枕部至左上臂外侧牵扯痛,偶有间歇性放电样疼痛。症状严重时伴左肩胛骨内缘闷痛感。夜间或晨起时偶有左上肢麻木感,活动后缓解。另诉既往偶有左侧面部肌肉抽动,左眼皮抽动明显。曾于外院行物理药物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二)检查

1、体格检查

(1)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Hoffman(-)、膝反射(++)、旋颈试验(-)

(2)C1右,c2/3/4左,左肩高。左侧前中斜角肌紧张,左侧斜方肌紧张。

2、X光片检查

2019-7-26片示:

(1)两侧寰齿间隙、两侧寰枢外侧关节间隙基本对称,寰椎两边侧块等大,颈椎椎体多个棘突偏歪;

(2)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小关节不稳定,颈椎退行性变。

(3)左侧第2、第3、第4椎间孔变小,右侧第4、5椎间孔变小。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

2、诊断依据:

(1)有一侧颈肩臂呈闪电样放射痛、麻痛感,平时呈持续性或间歇性酸胀麻痛感。

(2)压顶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阳性。

(3)据X光线显示,双侧多个椎间孔变小,已排除骨折、脱位、结核。并有小关节错位现象。

(4)触诊C1右,C2/3/4左均有错位。

(二)鉴别诊断

1、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下肢肌张力增高,走路时有踩棉花感。霍夫曼病理体症检查阴性,故排除。

2. 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

可能会导致根性疼痛,X光及MRI检查已排除。

3. 肩周炎:

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可导致三角肌不同程度萎缩。该患者肩关节无活动受限及肩周围肌群无外伤。故排除。

4. 前斜角肌综合征:

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肥大或前中斜角肌痉挛等原因使斜角肌间隙变小,从而卡压到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导致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感,过度上举患肢时桡动脉搏动减弱等神经血管症状。根据X线光片排除颈胸椎的畸形,无发现颈肋或第一肋骨的异常。高举患肢,症状无减轻和加重。故排除。

5. 胸廓出口症:

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上口受压迫而导致三角肌及上臂的侧面出现疼痛或上肢麻木感。上肢过度外展试验及Adson征阴性,故排除。

四、治疗方案

(一)治疗方案:

1.放松缓解后枕肌群、斜方肌,斜角肌,解除肌肉紧张、僵硬。

2.拉伸双侧斜方肌,前中斜角肌。

3.正骨手法,纠正颈椎关节错位。

4.物理因子治疗,温热磁治疗,可镇静安神,镇痛消炎,营养神经。

(二)治疗反馈:

1. 第一次治疗后反馈:

颈肩牵扯感减轻仍有酸累感,睡眠改善,左面部及左眼仍有抽动感。第二次治疗重点处理枕后三角区域,左侧的斜方肌及斜角肌,拉伸胸大肌。建议颈肩部30分钟热敷。

2. 第二次治疗后反馈:

左上臂外侧疼痛改善7成,左上肢麻木感基本消失。颈肩部仍有酸累感,左面部抽动感基本消失,仍有左眼皮抽动感。第三次治疗重点处理胸锁乳突肌肉,检查眼轮匝肌。左侧眼轮匝肌较右侧紧张。

3. 第三次治疗后反馈:

颈肩部酸累感及牵扯痛症状缓解9成,左面部及眼部抽动感基本消失。说明面部的抽动感部不仅可能跟颈椎有关,还跟眼周局部的肌群有关系。

(三)治疗后建议:

1、日常注意颈肩部的保暖,多热敷,促进颈肩部肌血液循环。

2、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针对性做一些颈肩部肌群的锻炼,比如下图中的“W”运动:

3、夜间睡眠时枕头高度正确,确保颈椎处于中立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疾病,诊断,鉴别,斜角肌,林女士,颈椎,斜方肌,症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