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定时炸弹——反式脂肪酸的真相

2019
12/06

+
分享
评论
北京朝阳医院
A-
A+
如何远离反式脂肪酸呢?

关注饮食健康的朋友可能经常会听到“反式脂肪酸”这个词,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五十万人因摄入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中,西化食品成了饮食的重要来源。饼干、薯条、炸鸡、汉堡、冰激凌甚至成为部分少年儿童的主要热量来源,不知不觉大量摄入了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指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在氢化植物油中含量极高,如人造黄油、起酥油等,除此之外,在植物油精炼及植物油反复油炸的过程中也可能形成一些反式脂肪酸。

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害无利,摄入过多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特别是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它会干扰必需脂肪酸代谢,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我国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膳食中来源于食品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的最高限量为<1%的总能量,这对于成人来说相当于每天摄入不要超过2克。

怎样才能知道食物中是不是用了氢化油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我们从超市买来的包装好的食品包装上,必须要写明它的配料。如果配料表上出现了“氢化奶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奶精”、“植脂末”、“起酥油”等词语,就需要注意了,这些其实都是氢化植物油相关的产品。

如果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些食品标签上标注了“0反式脂肪酸”,这类食品真的不含反式脂肪酸吗?

其实不然,因为根据《通则》规定,如果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低于0.3g/100g或者0.3g/100ml的话,可以标注“无”或者“不含反式脂肪酸”。也就是说包装上写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并不意味着该食物绝对没有反式脂肪酸,大家选购食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标签再购买。

那么如何远离反式脂肪酸呢?首先多选用天然食品,因为天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微乎其微。其次,学会看食物标签,少买或少吃含有“人造奶油”、“植脂末”、“奶精”、“起酥油”等预包装食品。另外,尽量少吃油炸食品,避免煎、炸等烹饪方法。做到健康饮食,远离疾病!

小贴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定时炸弹,餐桌,真相,反式脂肪酸,植脂末,食品,奶精,配料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