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分析 药品控制之制度建设

2019-11-30   刘宏伟绩效管理

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医院库存管理,减少存货和浪费,降低运营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对三级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要求加强对药品相关指标的考核。2019年11月15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2号提出,对医院运行、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长、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使用等进行监控,各省于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建立重点药品监控机制。同时,各地要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管理和规范,指导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时调整优化用药目录,促进合理用药。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按照约束理论:原材料是唯一的可变成本,放在医院,医用耗材和药品就是原材料,我们一定要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因此,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成为绩效考核指标——药品控制的重要内容。

一、药品采购管理。为规范药品采购,满足临床需求,药品采购中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是遵循“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第二是坚持“无预算、无合同、无支出”原则;第三是满足临床需求原则;第四是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第五是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第六是儿童用药层次性原则。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必须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临床需求、历年使用药品品种及中标品种制定。要加强药品采购监督,发现问题纳入医院质控管理体系。要严格控制库存:第一要核定保险储备、防止缺货;第二要防止药品积压。

二、药品入库管理。为确保购进药品质量,把好入库药品质量关,在药品验收时:严格按照《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实行“三方核对”;对于特殊管理药品和外用药品外包装标签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整件药品包装中必须有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内外包装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份及注册号,其最小销售单元应有中文说明书;验收药品应有与到货药品同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报告书;验收药品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对抽取的整件药品,验收完成后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对于验收合格的药品,存放于库房合格药品区内;对不符合验收要求及验收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办理入库手续,做退货处理,并记录原因及处置措施。具体如下:第一是验收药品时检查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不得入库;第二是拒收不合格药品;第三是拒收货与单据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药品。验收药品应在待检区按规定时限验收,一般药品在到货后一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特殊管理药品及需要冷藏药品在到货后一小时内验收完毕;药品验收相关信息要集中存放归档,按规定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至少2年。

三、药品出库管理。为规范药品出库管理,满足医院药品管理需要, 要坚持“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原则;药品出库执行《药品出库核发制度》,各药房及使用科室根据药库库存、药房库存、科室库存及临床需要,填写请领药品申请表,注明请领药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包装、单位、生产厂家、批号及有效期等;药品会计核对药房及各科室的请领药品申请表;药库管理员认真复核出库单后,向申领科室核发药品,申领完毕后签字交药品会计;药品会计将药品保管员及请领人签字确认后的出库单汇总,月底装订留存,定期归档;及时进行药品库存核销。

四、药品盘存管理。为规范药品库存盘点管理,满足医院药品管理需要,建立药品库存定期盘点制度,对药品库入、出、存进行结账,编制盘点表,进行实地盘点,保证账实相符;盘点采用盲盘和小组互换复盘的方式进行;盘点小组对于盘盈、盘亏药品要如实填写盘盈、盘亏表,并写明原因;建立药品失效分析机制,药学部门要及时分析药品缺损、报废和失效原因;建立药品有效期预警制度,随时监控药品有效期,对即将过期药品及时调换;加强药品库存管理,药品库管员对药品管理负责,杜绝药品报损,如出现药品缺损现象,要纳入质量控制体系予以惩处。

总之,药品绩效考核指标虽然是从财务报表中填报的,但是,源头是药学质量管理的控制和药品的管理,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医院库存管理,减少存货和浪费,降低运营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绩效,药品,指标,医院,验收,管理,原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