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了吗?县级医院迎来“空中120”时代
记者:万笑笑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快看快看,飞过来了飞过来了……”随着围观市民的一声声欢呼雀跃,陕西省神木市医院直升机停机坪迎来首位“来客”—— 一架医疗构型救援直升机。神木市首个医院急救直升机标准停机坪落成试飞成功,这标志着该市紧急医学救援即将从地面120步入了空地一体化的立体救援时代。
不仅仅是神木,很多县级医院“空中120”救援案例都被当做本地的重大新闻见诸报端。比如,陕西省蒲城县医院开启空中救援模式、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空中120”搭建空中绿色急救通道、河南省沁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完成直升机首飞,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更是在该院80周年院庆时进行直升机救援演练,陕西省白河县人民医院因跨省空中转运患者而登上了央视《朝闻天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曾说过,对于危急重症的抢救和救治,是县级医院“立牌子”的事情,要非常重视。急诊急救是医疗工作的最前线,对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也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窗口。据了解,救援直升机具有快速、灵活的特性,在发生突发疾病或事件时,救援直升机可在第一时间直达医院的直升机停机坪,让伤病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入院治疗。直升机上搭载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注射泵、吸引器、医用氧气瓶等,均已通过专业的适航认证,整个机舱相当于一个小型重症监护室,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护,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救援直升机的启用将提升当地应急救援能力,扩大救援范围,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早在2005年,浙大二院首次试飞急救直升机获得成功,在浙江省内率先建立了“空中120”救治体系,是浙江省首个获得“直升机通行证”的医院,有了当时国内最为规范的航空急救系统。
一位县级医院院长告诉《健康县域传媒》,大三甲医院会邀请区域内的县级医院加入其急救联盟,县级医院需要准备直升飞机合适的停机坪。在其看来,空中救援更适合地域辽阔的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县级医院与三甲医院,不适合陆上交通方便的地区。在收费方面,向患方收费且医保不报销。综合种种因素,就限制了空中急救在县域的使用频次。
但对地域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政府和三甲医院在空中救援方面投入巨大。2017年12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有了紧急救援直升机,偏远地区发生紧急医疗情况时可以启用空中救援。
据相关媒体报道,这架直升机是巴彦淖尔市医院以每年600万元的价格向某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租用的。公司方同时提供两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两名机务人员常驻巴彦淖尔市医院工作。
记者了解到,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价格表中没有空中救援收费标准,而初设空中救援服务的巴彦淖尔市医院当时也在向相关部门报批收费标准,申请的标准是:转入市医院救治的患者,按每小时10000元标准收费,转入其它医院救治的患者,按每小时30000元标准收费。据《健康县域传媒》最新求证,收费标准是与救护车同价。
据悉,当地的县政府出资60万元用于后旗边远地区农牧民的空中医疗救援,巴彦淖尔市医院也免费为该地60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空中医疗救援服务。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一条中就明确规定要“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急诊、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建设”。因此,县级医院迎来“空中120”时代也是提升自身水平的举措之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