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文件要求:规范公立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运行效率。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体现岗位差异,兼顾学科平衡,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按照有关规定,公立医院可以探索实行目标年薪制和协议薪酬,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要求公立医院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政府、举办主体对医院的绩效考核落实到科室和医务人员,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医务人员实行分类考核。
战略不是研究医院将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战略管理作为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办院方向、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
首先,成立医院绩效考核委员会作为绩效考核管理机构,成员是院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职代会常委。绩效考核是一个全院、全员、全过程的医院管理工具,涉及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每个指标的考核分别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独立完成,各个职能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并对各自负责的绩效指标分别进行考核。
第二,要加强绩效考核的机构设置。确定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核算单元,分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行政后勤科室四个级别,其中,前两类科室能够产生医疗收入,是医院的利润中心;后两者无法产生医疗收入,是医院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在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时考核指标、权重、目标、计算方法是不同的。有时成本中心也可以转化为利润中心,如果管理好的话,如车队、供应室、洗衣房等也可以通过对其他医院承揽业务获得收入,从而成为医院的利润中心。例如,一般情况下,财务部门是成本中心,但是通过作业成本的管理,为医院带来价值创造以后转变为利润中心;有时,财务部门通过研读病案,确定病源结构,进行病源分析,也能够为医院带来收益。
第三,公立医院在开展绩效考核前要定岗定编。在确定好核算单元之后,实行定岗定编,明确每个科室的人员数量、职称及技术人员构成,明确科室职责和人员职责。
第四,清产核资。绩效考核是一家医院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顶层设计,在方案设计之前先摸清家底是必要的,必须确定各项固定资产属于哪个科室。要求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明细账、使用科室负责卡片账。要求必须签订固定资产责任状,明确固定资产责任人。不仅要清查各个使用科室资产还要清查在库资产,明确到底买回来的固定资产是否都由各个科室领走并投入使用,是否计入各科室的固定资产账。固定资产上线HRP系统对不上账的原因之一,就是有的科室固定资产原来没有入账扣折旧,上了系统按照购置时间入账,系统自动扣折旧,和原来的账目对不上,这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同时,固定资产的上账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依据合同入账、发票入账还是验货单入账,对绩效考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