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陈鹏:肺癌患者都需要基因检测吗?

2019-11-08   MED24

基因检测可以保证患者更安全、合理地接受治疗。

基因检测越来越火了。

普通人用检测来分析自己的疾病风险、遗传特质等信息,癌症患者应用基因检测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本期精准百家谈嘉宾: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鹏教授,就肺癌患者面对「基因检测」常见的问题做解答。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需要基因检测吗 /

全球每年将有210万新的肺癌病例和180万人死于肺癌,未来想要战胜肺癌,需要开发致癌的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因检测对高危人群有重要预警作用。非小细胞肺癌是现代肿瘤精准治疗最成熟的领域,拥有众多的基因检测项目,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治疗选择。越来越多的肿瘤驱动基因被发现,且已有针对各种驱动基因的研发药物。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这些靶向药物,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

可以说,靶向精准治疗让肺癌成为慢性病变为可能。陈鹏教授在临床上遇到一位印象深刻的患者:病人从发现疾病到诊断,一个月的时间内,白细胞数达到正常值的十倍,这类患者按照以往的临床诊疗,既没法接受化疗,又很难得到有效治疗,一般生存期不到3个月。

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变化

但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口服靶向药物,仅用一周的时间,白细胞数就下降到正常水平,可见基因检测在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意义。除了靶向药物外,PD-1及PD-L1免疫疗法也挽救了许多肿瘤患者。2019年第4版NCCN新版指南指出,当PD-L1≥1%,可采用K药治疗,而前提是EGFR/ALK阴性,由此可见基因检测的重要性。没有基因检测会怎么样?2018年《JTO》公布了一项数据:

13位携带ALK融合突变的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PD-1抗体O药联合克唑替尼治疗

结果:5位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肝毒性,不得不停止治疗;其中2位患者抢救失败去世。已经入组的13名患者,只有5名患者客观有效,有效率为38%。

在临床上,不管是化疗、放疗还是靶向治疗,对有些患者虽效果不好,但也不会导致肿瘤进一步发展,而使用免疫治疗后,会出现情况,患者的疾病不但不会得到控制,还会出现超进展、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临床医生,即使在不需要明确基因突变情况下治疗,必要的话也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这样可以排除超进展情况,保证患者更安全、合理地接受治疗。

/ 患者需要进行动态监测吗 /

陈鹏教授于2018年发表了一篇文章,用焦磷酸化激活聚合反应(PAP),动态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监测。结果发现,动态监测可以显著提高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疗效。可见,基因检测很重要,而动态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部分

原标题:精准百家谈丨陈鹏:肺癌患者都需要基因检测吗?怎么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肺癌,陈鹏,基因,患者,靶向,检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