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医院排行榜你所不知道的......
1.什么是中国医院排行榜?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医院品牌、地位的基石,增进绩效、合理分配、吸引人才的基础,也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抓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从2010年开始,每年推出上一年度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
2.为什么要发布排行榜?
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医院排行榜“操刀人”高解春决定创立中国医院排行榜,始于一个情结。
20年前,他去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有一天,发现全院的人都在关注一个医院排行榜。顿时,他联想到中国没有一个认可度高的医院排行榜。这招致两个现象:一是医院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学科建设标杆;二是每家医院因无参照,普遍自我感觉良好。
自从排行榜创立之后,各家医院能发现自己相比同行的差距,有了赶超方向和奋斗目标。在高解春看来,排行榜为医院营造了学科“不进则退”的氛围,形成较为普遍的医院管理手段,而这正契合了他创立排行榜的初心:树立行业标杆,成为各医院学科建设的参考。
3. 排行榜得分如何获得?
鉴于国内医院的数据系统还在建设完善之中,数据应用的准确性、全面性、代表性还有待加强。目前排行榜主要借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专科科声誉评比方法,其品质取决于评议专家的权威性和敬业程度。
上榜各家医院的得分由两部分构成:“专科声誉得分(声誉排名)”以及“科研学术得分”。
“专科声誉得分”是由专家综合考虑每家医院的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关键因素后,对相关专科前10名医院进行的提名和排序。《最佳医院排行榜》则是根据每家医院获得的各专科声誉排名,并结合该院的“医院科研学术得分”,形成医院的总体得分,最后产生全国100家最佳医院。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介绍,通过借鉴美国医院排行榜的评选标准,探索出适合中国的医院排名标准:来自28个专业的1359名,根据专科声誉、科研水平为评估内容,忽视医院规模、设备、专科差异,以学科建设、疑难杂症为主要引导方向。
2017年《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评审专家来自中华医学会和医师学会,涉及37个临床专科,向4173位专家发挂号信,收到有效回执2657份(每年有所变动)。
4. 今年的榜单有哪些值得期待?
a)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医院排行榜的”第一梯队“整体变化不大,今年会有哪些变化?
b) 每年的榜单中都会有一些”黑马“闯入,今年会是哪些?
c) 往年的榜单中鲜有民营医院上榜。2018年,社会办医疗机构迎来了一波接一波的政策红利,哪些民营医院能冲上今年的榜单值得期待。
d) 今年的排行榜有哪些更新和完善同样值得期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