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上海脑卒中急救地图已覆盖全市50家医疗卫生机构
来源:上观新闻(顾泳)
世界卒中日:2019 年 10 月 29 日是第 14 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为主,远离卒中;宣传口号是:远离卒中,从健康生活开始。
今天(29日)早上,从上海市卫健委传出消息:本市自201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登记报告办法制度,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本市户籍人口脑卒中报告发病率514.61/10万;报告发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上升,老年人为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病的主要人群,但中青年报告发病率不低,仍值得关注。
据悉,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019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资料显示,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截止2017年,脑卒中的致死率下降33.5%,但仍然位居我国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通过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为此,“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上海行动”都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列为重点专项工作,提出了“到2022年,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到2030年,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的工作目标。
上海迄今已建立了由11家市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25家区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市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医疗急救中心、市健康促进中心和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覆盖了健康教育、高危筛查、非药物干预、规范诊治、康复护理和疾病管理各环节。
自2016年起,全市全面加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健康人群中开展脑卒中“初筛”(高风险人群筛查)。数据显示,至2018年底,本市已累计对约130万人进行了脑卒中高风险筛查;对筛查发现的脑卒中高风险患者,及时落实规范的系统管理、转诊救治等。《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2019版)》也已覆盖全市50家医疗卫生机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持续深入。
另悉,10月29日前后一周,全市范围将举行“世界卒中日宣传周”活动,36家市、区两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也将举办一系列的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鼓励优化健康生活方式、科学管理脑卒中危险因素,向市民推出一个覆盖全上海的脑卒中预防网络,真正做到“预防为主,远离卒中”。
延伸阅读——快速识别脑卒中:FAST
国际上常用“FAST”作为急性卒中快速识别方法:
Facial Weakness: 面部瘫痪,多指一侧口角歪斜;
Arm Weakness: 肢体无力,多指一侧肢体无力,尤其是一侧上肢无力;
Speech Problem: 言语困难,可为说话不清,或理解表达困难;
Time: 明确发病时间,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