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患者血压的本质是为了预防高血压对患者靶器官带来的损害,减少并发症。但除了原发性高血压外,还有一部分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所导致,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相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而言,继发性高血压相对罕见,但临床医生仍应具有一双发现它的慧眼。2019长城会期间,MED24医学传媒特邀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敏教授,谈谈继发性高血压防治的相关问题。
/问题1:为什么要做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
继发性高血压较原发性危害更大,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发的心脑血管风险并发症较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0%以上。因此面对继发性高血压,如果仅重视血压的控制而不注意纠正这些导致高血压的真正原因,无疑是治标不治本。
例如临床实际工作中会接诊到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年纪很小的孩子,就诊时已有一个肾脏萎缩。究其原因是因为早期治疗过程中,仅重视高血压的控制而没有考虑到这可能是一例由肾动脉严重狭窄所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从而缺乏对相应靶器官的保护。
其次,继发性高血压往往伴有血压难以控制的特点。同样以上述肾动脉严重狭窄所导致的高血压患者为例,降压的过程其实非常困难,患者可能需要吃了三到四种降血压药,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问题2: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有哪些?/
继发性高血压的诱因很多,基本上全身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高血压,常见原因有1)OSAHS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2)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3)内分泌性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辛氏综合征;4)心理性因素,如工作压力大,焦虑、睡眠障碍等;5)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6)药物性高血压。
/问题3: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方法/思路有哪些?/
接诊高血压患者的医生应有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意识,对每个高血压患者进行最基本、简单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如询问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基本的化验,如遇到患者腹部听诊,发现有肾动脉狭窄的特殊血管性杂音,应当引起重视;此外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说青少年高血压或者是血压特别难以控制的患者,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并进行相应的专科筛查。
/问题4:继发性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而言,继发性高血压相对罕见,因此不主张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严格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而更应该将精力、资金投入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达标以及防治高血压的并发症方面,但作为临床医生也应有一双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慧眼。
根据2018年欧洲指南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这种高危人群为1)2级的年青(<40岁)高血压患者或者青少年高血压;2)原来稳定最近急性加重的高血压患者;3)顽固性高血压;4)严重高血压或高血压急症;5)早发的靶器官损害;6)临床特征或生化检查提示有内分泌原因或CKD;7)临床特征提示OSA;8)有嗜铬细胞瘤症状或家族史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