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优质儿科资源共享 复旦儿科医联体呼吸协作网成立
作者:高雅静、罗燕倩
目前,肺炎仍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能力,是提升区域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天上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行的“整合优质儿科资源,构建儿童健康服务网——复旦儿科医联体儿童健康服务案例分享会”上,复旦儿科医联体呼吸协作网正式成立,协作网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牵头,参与成员包括了上海市南片区的12家综合医院和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立波教授介绍,复旦儿科医联体呼吸协作网将带动医联体成员单位规范诊疗和同质化服务,提升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水平,实现儿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图源:复旦儿科供图
2018年起,复旦儿科医联体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将优质资源聚焦各个专业。继复旦儿科医联体影像中心、康复协作网成立后,今日又成立了复旦儿科医联体呼吸协作网。据王立波教授介绍,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门急诊的70%左右,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提高复旦儿科医联体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能力刻不容缓。复旦儿科医联体呼吸协作网的成立,日后将成为推进儿科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效措施。
复旦儿科医联体呼吸协作网以搭建资源共享协作平台、加强学科建设与呼吸专科人才培养、建立同质化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体系为建设目标,围绕“四个建立”开展建设:建立儿童呼吸道疾病一体化标准化临床体系、建立完善呼吸疾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呼吸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体系。
会上,来自徐汇、闵行、松江、青浦、金山五区的10家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享了儿童健康服务案例。松江区复旦儿科医联体是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松江区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联合建设打造的一项跨区域的儿科专业医联体服务平台,旨在进一步促进提升松江区儿科专业服务能级。
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复旦儿科医联体成员之一,与复旦儿科医院紧密协作,落实上下转诊,致力探索儿科跨院层级诊疗。2014年,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第一批复旦儿科医联体在社区开展“孤独症早期筛查项目“的单位;并纳入早期筛查及转诊体系发现异常儿童转诊至徐汇区妇幼所复筛,复筛确诊后进行专病诊治。2017年,枫林的儿保医生参加了复旦儿科医联体为期3个月的进修,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孤独症筛查及干预能力。
2019年,复旦儿科医联体把孤独症早期干预放到了社区。枫林作为第一批开展孤独症早期干预的社区,切实做到了医联体双向转诊的要求。在儿科医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儿保门诊开始了对每个儿童为期6个月,每周2次的早期干预,并对家长进行每2周一次的理论教学。截止目前,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筛查了3172名幼儿,筛查阳性为52例,其中确诊孤独症人数为14名,目前早期干预人数为4名。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翟晓文副院长介绍,自2019年1月开始,复旦儿科医联体就与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及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展“儿童疾病分级诊疗试点实践效果评价研究项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成员单位以“儿童健康”为核心,已经共同开展27项专病项目及管理项目,将创新及建设成果引入各家成员单位,共享儿科医联体建设成果,将成为构建儿童健康服务网,提升区域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