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脊髓损伤后只能坐轮椅 间充质干细胞帮助患者站起来

2019-09-23   北科生物

科学家们对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探讨从未停止。

近期,又有1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和15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完成备案。其中,非常值得令人关注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次性通过的三个备案项目都是关于脊髓损伤的。包括亚急性脊髓损伤、早慢性脊髓损伤和晚慢性脊髓损伤。

什么是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见创伤意外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著名运动员桑兰就是因为在参加比赛进行训练时,出现意外导致脊髓受到损伤。

据统计,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25~60例/百万人,其中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2.4~5.6:1),患者职业主要以工人和农民为主,40~60岁中壮年人占约50%[1]。

脊髓损伤虽然不会对患者的寿命有显著影响,但昂贵的治疗费及护理费用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索有效的脊髓损伤临床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研究重要的方向,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已经在许多科学研究项目中得到证实。日本甚至在2018年底有条件地批准了一款治疗脊髓损伤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上市。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强大的旁分泌作用,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和营养支持作用,可促进组织细胞存活,轴突再生以及血管新生[1],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也略有不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相似,且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最差;但在促进血管内皮增殖和血管分化的能力上,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明显高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免疫调节方面,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前列腺素E2的水平最高, 且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合成γ-干扰素的作用最强[2]。

国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干细胞疗法在脊髓损伤领域已经被研究多年,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15年,中国科学院的戴建武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神经再生胶原支架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里面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首批4例患者出现运动功能改善。而在上文中也提到,目前已有三个关于脊髓损伤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

2018年,空军总医院与北京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公布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长期临床观察结果。22例有效SCI患者接受脐带间充质鞘内注射治疗,结果表明 UC-MSCs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的,可改善大部分不完全性SCI患者的神经功能,多疗程治疗有可能使患者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3]。

另外,郑州人民医院在今年3月份也公布了一项临床实验结果,50例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患者在受伤72h内进行减压内固定手术后,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腰穿鞘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明显促进A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4]。

展望

科学家们对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探讨从未停止,每一次探索以及每一次科研成果的输出,都在拉近脊髓损伤病人与干细胞疗法之间的距离。如何让干细胞疗法安全以及有效地帮助脊髓损伤病人,这是科学家们正在做的事情。每一项临床试验进展,都是在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做加法!

END

参考文献:

[1]李佳音,韩素芳,肖志峰,戴建武.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49(06):673-682.

[2]刘克勋,霍洪军,赵岩,左媛.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1):3410-3416.

[3]刘静,韩冬梅,薛梅,阎洪敏,董磊,朱玲,郭子宽,王恒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长期临床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7,13(06):313-317.

[4]张陆,刘志昂,姜岩,刘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9,29(03):254-26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干细胞,轮椅,脊髓,干细胞疗法,脊髓损伤,充质,脐带,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