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身体异常 这个器官会“说话” 一个手法教你自查

2019-09-17   福建卫生报

人体内有许多对疾病敏感、能及时发出“信号”的器官, 会用各种各样的症状来提示我们“生病了”。

流鼻涕,

十有八九是被感冒缠身;

夜间尿频,

可能是被前列腺疾病盯上……

生活中,

身体会用各种各样的症状来提示我们“生病了”。

人体内有许多对疾病敏感、

能及时发出“信号”的器官,

淋巴结就是其中的一种。

快和福小卫一起来看看

淋巴是如何“说话”的!

身体生病时 “门卫”会报警

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上分布着五六百个约芝麻和米粒大小的淋巴结,它们可是为我们人体站岗放哨的“门卫”。

不同位置的“门卫”有各自防守的范围。一旦有“敌人”入侵,“门卫”就会同它们“战斗”,作战过程中被消灭的“敌人”就会被“门卫”吃进肚里“消化”掉,从而壮大自己的身躯。

这时候,我们就能通过“门卫”变大的身躯,发现它给我们发出的报警信号。

一般来说,“门卫”变胖的信号往往与身体有炎症有关,但也有可能是出现了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4个部位淋巴结异常,当心是病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淋巴瘤亚专科主任、福建省淋巴瘤联盟主任委员沈建箴说,通常我们可以触及的淋巴结,分布在颌下、锁骨、腋下、腹股沟等比较浅表的位置。这些不同位置的淋巴结肿大时,可能预示的意义也不同。

颌下: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在鼻、咽、扁桃体等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以及结核、白喉、猩红热等疾病时常见。

锁骨: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如:胃癌、肝癌、胰头癌、胰体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支气管肺癌、食道癌的淋巴结转移。

腋下:常见原因多是乳房、上肢、肩背部出现炎症,或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腹股沟:多是下肢、下腹部、外阴部炎症,或腹腔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一般来说,在锁骨、腋下出现的淋巴结肿大,出现淋巴瘤的情况较高。

同样是肿大 症状有差别

一般炎症引发的肿大,并无大碍,但如果是淋巴瘤引起的肿大,就要特别注意了。

从触感来说,单纯炎症引发的肿大,淋巴结质地比较软,边界光滑,可以活动。虽然按起来有痛感,不过可以放心,它一般不是“坏家伙”。

相比之下,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就相对较硬,活动性差,且边界不光滑。还有明显的一点,它没有痛感。

此外,淋巴瘤还会伴随着较长时间不明原因的发热,可以是低烧,也可以是高烧,且多出现于下午。患者还会有盗汗、疲劳、体重下降、食欲下降、贫血等表现。

如果有上述症状出现,就要引起警惕,及时上医院血液科,慎重检查。

淋巴瘤 肿瘤家族中最诡异的那一个

在沈建箴的门诊中,来检查淋巴肿大的患者中,被查出淋巴瘤的并不在少数。

“用诡异来形容这种肿瘤一点也不为过。”沈建箴说。原来淋巴结分布于全身各处,这也导致淋巴瘤可以出现在全身除头发、指甲之外的任何位置。因此,要发现淋巴瘤的踪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需要动用影像学、活检、病理检测、基因检测等各种手段。

淋巴瘤也是让病理科医生最头疼的肿瘤。“我们曾经在一个患者体内进行了7次活检,没能确诊淋巴瘤,最后借助各种辅助手段,才诊断为淋巴瘤。”沈建箴回忆说。

一个手法教你自查淋巴健康

呵护淋巴,要从生活方式入手。要学会减压,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和有毒化学物质。

尽管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但与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病菌感染关系密切,一旦被感染,应及时控制住病情。

平日要注意自我检查,多数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可以通过触摸进行自检。

检查方法可以概括为一个手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发现可疑肿块,及时上医院排查。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器官,手法,身体,淋巴结,淋巴瘤,沈建箴,炎症,门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