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多吃一口”害了娃 警惕过度喂养 宝宝饥饿信号了解一下
对于家长们来说,宝宝能吃应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养个胖宝宝,几乎是每个中国家长的执念。甚至许多宝宝因大口吃饭的萌照而在网上走红。但是宝宝吃的多,真的是件好事吗?
江西男孩小海,才4岁7个月,腰围已经达到95公分,,快跟成年人一样了。BMI(身体质量指数,判断肥胖的常用指标之一,超出正常值越多,表示越胖)超过35,属于重度肥胖。
小小年纪,就被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在确诊后不久,小海就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而因肥胖而健康受损的孩子不止小海一人。
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多项研究结果证明,超重、肥胖儿童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看到这,你还觉得宝宝多吃点是好吗?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个喂养的度呢?
首先宝宝的饥饱感是天生的!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胃从出生后,每一天都在慢慢扩张,胃壁也渐渐变薄,如果我们把胃容量当作水果来比喻的话,就相当于:
但是宝宝的饥饱,不一定与胃容量永远呈比例,还与情绪、健康等息息相关。
那么宝宝的饥饿信号是什么呢?
1、开始想吃奶的时候,宝宝首先会舔嘴唇后吸吮手、吸嘴唇、衣服,玩具等等。嘴巴一张一合的伸出舌头,就好像在找东西一样头转过来转过去。
2、其次宝宝会试图通过拉你的衣服到胸部吃奶,无论是谁抱着,都会将头转向乳房处。嘴里还不断的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呼吸也会变得急促起来。
3、最后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还没有给宝宝喂奶,宝宝就会最后一直哭,这类哭声通常是短暂的,起伏的大声叫嚷。不过,当妈妈的一定要好好判断,宝宝哭并不一定就是饿了。
另外,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你饿了!
宝宝天生需要少食多餐,这是他们的胃肠道发育特点决定的。大人的进食行为,能诱导宝宝的食欲,但过激的强迫进食,反而使食欲衰减,甚至是导致消化不良、积食等。
其实按需喂养才是最适合宝宝的喂养方式。
按需喂养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宝宝要吃,妈妈就喂”,不要过早考虑定时定量。宝宝在4个月之前的生长发育最为迅速,需大量的热量才能供给机体成长。宝宝对母乳的消化吸收度最高,奶粉次之,但由于宝宝胃部偏小,因此需要多次吃奶才能达到每日所需。
在4个月后,吃奶次数便会逐渐稳定,逐渐形成规律的吃奶时间。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应对?
宝宝消化不良,饮食不当是最主要的原因。家长可以通过改变孩子饮食结构、种类来调整。
饮食调整:
0~1岁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婴儿:按需喂养,辅食添加也注意适合宝宝月龄的性状。
1~2岁已经有自主进食意识的宝宝:控制宝宝进食的种类,遵从多样性原则,不要因孩子的饮食喜好而给予大量单一的食物。
2岁以上的孩子: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遵从膳食宝塔的膳食建议科学饮食。天气好的时候多进行户外运动,能增强抵抗力哦!
妈妈们逼着孩子再吃一口、零食过多、垃圾食品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坚决要改。多陪孩子玩玩,多活动,对孩子好,对家长也好。均衡饮食和运动能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良好的体魄,更是一辈子的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