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医观者@瞿夅
8月26日00:00《陕西省发布25名省管干部任职公示》,其中,现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亚军,拟为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院长人选,公示时间截止到8月30日。
陕西省发布25名省管干部任职公示
不知道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部是否早有耳闻,但在医观者听来,这个消息来得着实有点突然。
有业内人士担忧,这次的院长变更会抽掉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主心骨”,再次把医院打回“原型”。
医观者查证了一下,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 壹 -
说起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很多老百姓还习惯性的叫它“军工三院”。也难怪,对于城西的百姓甚至是西安市的百姓来说,这所始建于1951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三职工医院(又名:西安军工医院),“服役”了52年之后,才于2003年移交地方改为原陕西省卫生厅直属单位,更名为陕医附属医院。又于2006年5月更名为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1月再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多次得变更,让老百姓只记住了它原始的名称。毕竟52年的积淀,早已深深扎根于几代人的心中。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名称的不断变更,是逐渐向专业、权威迈进。也许会随着岁月的更迭,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会成为它唯一的名称,烙刻在人们的心中。
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来得更快,更直接。
在医院快速发展的时期,却迎来“换帅”的消息,颇有种直逼“军心”的即视感,医院未来规划到底能不能落实,未为可知,令人担忧。
- 贰 -
李亚军院长对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这么重要吗?
毫无疑问!
2011年7月15日,李亚军被正式任命为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彼时,时任西安医学院院长的唐俊琪就对李亚军提出了“找出医院存在的薄弱和不足,加强医疗基础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整合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团队建设,为创建“三甲”医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要求。
万事开头难,既然开了头,就要做到最好。
打造品牌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出效果的事情,一定是需要花时间沉下心好好去研究琢磨,也要花些时间来等待结果。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内文化墙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于李亚军也是如此。
一家职工医院要创建“三甲”,其实真的很不容易,用艰难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从任命那天,上级组织就把凝聚全院职工和创建“三甲”重托的接力棒交给了李亚军。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三职工医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军工精神”。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让一个建院初始仅仅是一个小疗养院发展成了彼时的综合性三级教学医院。
这也让刚刚接手的李亚军有了继续奋发向前的自信和力量。
李亚军常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也是自那时候,李亚军便开始了为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耕耘”。
2011年9月21日,李亚军上任两月有余,便针对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做了总动员。他希望有理想、有抱负、愿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同志能够抓住机遇,为医院“人才强院战略”添砖加瓦。
这一次人事调整,为医院拉开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也为创建“三甲”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 叁 -
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能当时很多医院职工也会认为,李亚军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发发“官威”,但事实却让新、老职工打从心底佩服。
李亚军的这“三把火”,足足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把医院“烧”了一遍。
2011年7月30日,也就是在他上任后半个月,正值医院建院60周年庆典之际。他在院长寄语里这样写到:院庆不是炫耀,不是陶醉,更不是自满。院庆是里程碑,院庆是动员会,院庆是宣言书,院庆是新长征的起点。
2011年9月21日,召开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动员大会;
2012年3月21日,召开“内涵建设年”活动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动员大会。
李亚军在2019年第二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宣传业务交流会上致辞
这也是李亚军作为医院带头人后,首次将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提上日程,并付诸行动。
2013年8月29日,医院举行三级甲等医院等级评审第一次自评安排会议;
2016年7月,通过“三级甲等”审核;
2016年9月9日,举行建院65周年庆典暨“强内涵 精管理 做暖医 创人文”品牌医院研讨会。
在这个会上,专门设置了“三级甲等医院”的揭牌仪式。其事实上也是为了揭牌才组织了这场研讨会。
2016年9月18日,召开2016年第三季度“5+1s”查核反馈会;
2016年9月20日,获全国“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授牌,成为2016年全国首批通过评审的八家医院之一;
2016年10月15日,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李亚军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活动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
2017年5月15日,启动JCI国际认证工作;
2017年11月11日,在“2016年度区域医院综合排行榜”跃升西北20强;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等4个学科获得提名,科研和学术影响力跻身西北15强;
2018年4月12日,获批西安急救中心城西分中心;
2018年4月20日,召开JCI认证推进和誓师大会;
2018年6月8日,荣膺2018“星耀中华•最具成长力中国医院TOP10”大奖;
2018年12月8日,举行JCI认证冲刺动员大会;
直到2019年8月22日,在医院“中国医师节”庆祝会上,李亚军仍然要求全体医师:牢记“医者仁心”,人人争做“暖医”。
不得不说,李亚军是带节奏的将这“三把火”从头到尾烧旺了,烧透了。直接改变了西安医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命运,让它真正跻身于有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
- 肆 -
医院文化与内涵建设的根本应当是医学人才培养与医院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仅仅是自己医院管理的一项基本任务,还是医院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和技术创新目标。
李亚军是个好学之人,也是个执着的人,喜欢在他认定的事情上钻研,下功夫。
有熟悉李亚军的业内人士告诉医观者,去他的办公室,眼到之处全是书籍和资料,连个正经说话的地方都找不到,只得寻摸地拿开沙发上的书,才能将就地坐下来聊。
有人说,做事情要有工匠精神,要认真,要有毅力。
医观者觉得,在李亚军身上,不仅能看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能看到老一辈军工人服务社会的“军工精神”,还能看到一种奉献医学的“医匠精神”。
正是这份对“医匠精神”的探索于执着,李亚军和他的团队铸造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软硬实力的双升级。
李亚军院长
从传统的、僵化的医院管理的泥淖中走出,淘汰陈旧的医院管理理念,重视人才、加强技术创新,逐步“强内涵 精管理 做暖医 创人文”这或许仅仅是李亚军的初级目标。
而伴随着“三甲”加持、5+1S管理模式的推广和JCI认证的启动,医观者觉得他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很有可能是“增效率、强安全、提品质,创品牌”。
毕竟在整个西北地区,那么笃定的以公立三甲医院申请JCI认证的还是头一家,可见李亚军的勇气和决心。但他此时的离开,多少会让很多人有些遗憾。
接棒者,会不会和他有同样的认知,会不会有他的勇气和决心,会不会延续他连跑带跳一路向前的作风,会不会学科、安全、人文、品牌一起抓?
这或许无人知晓,但这正是医观者以及业内人士所担忧的。
- 伍 -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这充分肯定了领导力的重要作用。但这仅仅说的是普通列车,也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理解。
其实,要想跑得更稳、更快,就得给每一节车厢加持动能,比如现在的动车和高铁。
如今,李亚军即将离开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谁来接棒,不知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米也不一定能够保证饕餮盛宴。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暂且没有了“火车头”,还能否继续在这发展的快车道上全速前进?
是个未知数!
JCI认证的过程会不会继续履行?强内涵、精管理、建设一流人文品牌医院的路子还会不会继续坚持?5+1S的管理模式还会不会继续推广?
是个未知数!
新来的掌舵者是“独领风骚”继续带着大家向前迈进?还是给每个环节赋能,注入新活力,加速前进?
也是个未知数!
医观者只希望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祝愿,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再出发。
祝福,李亚军,再出发。
数据/图片来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官网/陕西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