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科室品牌运营与塑造的思考

2019-08-20   侃侃医疗

俗话说“西医看庙,中医看人”,科室品牌该怎样运营与塑造呢?

说到品牌,现在生活中都有各种商品品牌烙印。购买商品认品牌,其实看病也是一样,都在看品牌,俗话说“西医看庙,中医看人”,其涵盖了两个深度的品牌效应,一是平台,二是个人。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作为医院和临床科室同样需要在不断推广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虽然科室品牌这一论题已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本人结合自己经历,写点感触而已。

一、服务能力提升

科室服务能力的优劣是决定它在当地区域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你处理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处理日常病种能力以及疑难病种的能力都是科室品牌建立的基本条件。而首当其冲的是科主任个人能力大小。尤其是对新成立科室发展影响是极其巨大。在区域范围内,科主任在医疗事件处理能力决定着科室发展步伐以及是否被淘汰。我曾运营的一家合作中心,由于新成立,所以初期医院以及合作方给予的支持力度极大,但是头1年半运营效果并不理想,医疗收入、门诊量、住院量以及地区影响力均与预期差距甚远,尤其是病人流失量极为严重。后调查研究分析科室出现的各类情况,包括人员积极性、科室管理、科室文化、手术能力、人员队伍建设等,结论是科主任的个人能力不足而致使科室发展缓慢,尤其在处理手术病人能力科主任极其欠缺,原本能留住的病人也因为无法处置而流失,同时在院内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致使科室难以为继,科室人心涣散,在加之管理不善更是雪上加霜。之后更换科主任,门诊量和收入季度同比均以超过30%的速度持续增长。由此可以看出,科室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科室处理疾病能力,而这尤为受科室带头人的影响。

二、科室人员思想转变

目前不论哪行哪业,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医院也是如此。作为医疗机构,你竞争对象不仅仅是病人量,而且包括科研项目,平台资源占有等等。

科室品牌建立不仅是在区域百姓中的口碑,而且你也需要在行业内得到同行的认可。然而目前有些公立医院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董思维,完全忽略了科室品牌推广、医生个人品牌树立,这样持续下去科室必将走上被遗忘和淘汰的命运。顽固的思想主要表现在1不重视学术平台资源占有,2没有科室品牌营销概念,3品牌推广持续性差。这些问题的根本均是出现在科室人员冥顽不化的品牌思维。任何事情不怕犯错,就怕知道原因而不去更正,这是部分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通病。

三、科室科研能力创新

也许对于大部分医院来说,尤其是地市级及以下医院,对科研能力要求并不那么严苛,政策上科研能力要求也有逐步淡化的趋势。然而这项内容对于科室人员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学习氛围,所谓科研并非要求你发现新“大陆”,研究出新“玩意”,但是科研需要回顾以往,总结分析。在这个过程当中,科室人员能力也会随着总结分析的过程不断成长,而且也随之带动整个科室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学术能力提升。在科室人员总结回顾过程中,必定会发现并提出各种各样自己不懂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发现就是一个学术能力提升的表现,从而随之也会产生各种论文等等。科室学术能力上升,发现新技术都是科室品牌的加分项。

本人在医疗运营过程中,经常和临床大夫们聊起来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等,然而对于大部分的大夫总感觉这和自己相较遥远,是个“高大上”的名词,他们依旧是“自己做好大夫,看好病人”的亘古思想。尤其那些已是中年大叔级别的大夫们。医生是个“经验主义”职业,然而不会回顾总结的大夫,可能永远只是一个大夫,而无法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

四、学术平台资源占有

本人在这着重提一下科室人员在地域学术(社会)任职的相关内容,因为科室人员在当地学会委员会中担任要职,尤其是学会主委,那么你就有相对的发言权和部分资源的匹配权。学科带头人任职地方学会要职,是对该医者学术地位以及医疗服务能力上的一种认可。这对于科室来说,也极为重要。通俗来说,你是本学科地方学会主委,那么你就有利用这个平台引入相关资金举办学术会或其他各种活动的权力,你具有相对的话语权,虽然这并非体现一种公平,但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这一定优势。因此,科室品牌影响力推广离不开地方学术平台资源的助推。

五、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后续力量的跟进是科室持续发展的保证。一个科室所有技术都把在科主任手上,你影响力再大,科室发展再迅速。没有一个良好团队配合,必将会导致后期没落。王朝的兴衰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小小的科室呢?人员衔接对于科室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科室品牌的持续性也是和人才队伍结构完整有着密切关系。大部分的科室都相对较为注重科室人员培养,医院高层更是看重。然而现实中还是会有一些科室主任把着手术或是某些业务,一是可能无人能胜任,二是确实存在这类现象。当然以上还是少数情况,毕竟后续人才储备对于科室发展是根本。人才队伍建设并不仅仅体现在医护人员业务培养,学历结构均衡,而同时更是科室管理提升和文化内涵升华。科室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医护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完善的激励配套措施

“让马儿跑一定得让马儿吃草”,虽然这比喻并非恰当,但话糙理不糙。站在医生个人角度,他注重的是工资薪酬待遇,然后是业务能力提升,个人品牌塑造等,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不论你在哪个行业,首先考虑的是满足个人生理需求(温饱问题等),然后才能大谈下一步理想。天天大喊口号、画大饼的企业根本无法长存。同样在医院科室内部道理相同,科室要发展,服务能力要提高,门诊量、住院量要上去,品牌推广要落地,这些都需要人为完成,那么必不可少的就需要推动医护人员积极向前。科室述说品牌,并有实施计划,但是没有跟进的激励机制,品牌推广也将最终成为科室的“烂尾工程”。

七、市场营销概念的灌输

80后90后应该还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脑白金”广告,广告词就根本没有所谓涵养,完全是狂轰乱炸,但是就是这样的广告为史玉柱创造一年13.5亿的销售量。曾看过一个魔术,对此也是印象深刻:魔术师邀请观众与其一起石头剪刀布游戏,在开始前魔术师会与观众一同对话或互动,然后瞬间伸出手势(剪刀/布/石头),然而每次都是魔术师赢得比赛,这其中涉及瞬间印象方面知识。每件事在面前出现都会有印象并在大脑中储存,开始时是模糊不清,但随着频次的增加会逐步在大脑中成为一种烙印深深刻在脑海中。作为市场营销广告,其实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抓住客户心理。在这里本人并非提倡科室市场营销要大作广告等等,而是认为你在大众面前以正面形象出现的频次越高,大众对你的可信度和认知度也就越高。因此,科室在对外品牌推广过程中,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的手法来优化自己的推广方法方式。同时最为关键一点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科室,运营,品牌,学术,医院,人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