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球囊压迫治三叉神经痛麻醉方式如何选?全麻还是局麻?

2019-08-19   杏林帮官媒

一文让您了解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面的知识!赶紧来看看吧!

专家简介:仲 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赵老先生患三叉神经痛十五年多了,剧痛时不要说吃饭,就连咽水吞药都困难。入院前卡马西平则是唯一的止痛法宝呵,卡马西平已经成了赵先生生活中的吗啡(鸦片)。近日预约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仲骏教授的专家门诊,祈望术后能摆脱大量服用卡马西平(不想再继续服毒了哦)。仲骏教授根据患者情况,建议进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只需用一根针穿过嘴角皮肤到达三叉神经进入颅腔的卵圆孔,再将可膨胀球囊引入压迫三叉神经节数分钟便可缓解症状。

赵先生告诉仲医生,自己和家人对全身麻醉有顾虑,不久前刚下半身麻醉进行了环状混合痔手术,恳求在(上)半身麻醉情况下进行三叉神经手术。显然,老先生对三叉神经手术和麻醉方式完全不了解,那么什么是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全麻与局麻又该如何选择呢?

1.局麻与全麻如何选?

局麻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将麻醉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暂时被阻断。特点是麻醉的部位没有感觉,但人始终意识清醒,常用于外周脊神经的麻醉。肛门直肠受脊神经支配,痔类切除手术局部麻醉即可。常用椎管内麻醉,把麻醉药物注入脊柱椎管的蛛网膜下腔。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意识消失、全身痛觉消失,常用于脑神经的麻醉。头面部区域狭小结构复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头面部手术往往需要很好的头部固定,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手术,全麻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对全麻有顾虑,是因为担心全麻用的麻醉药量更多,且全麻会麻痹大脑,甚至会让人变傻,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世界各国对麻醉的药品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要求,所有麻醉药物对人体大脑神经的抑制都是暂时的、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麻醉药不会残留体内,故对身无害,没有任何后遗症。全麻优点在于受术者术中完全失去知觉和痛觉,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手术,舒适度高全麻用药复杂,对监测的要求更高,只能在综合性大医院中应用。

2.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怎么做?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俗称“天下第一痛”,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剧烈性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可分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三叉神经痛早期的患者,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药物具有耐药性,也会产生诸多副作用。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微血管减压术、球囊压迫法等。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小切口开颅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条件、主刀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还容易出现面神经瘫痪、耳鸣、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手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认可,越来越受到患者欢迎。

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法是一种神经微创治疗,手术基本方法为从面部皮肤穿刺达到三叉神经出颅腔的部位——卵圆孔,以球囊导管置入麦克氏囊,通过球囊扩张适度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目的是卡压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并最大程度保留触觉纤维的功能。手术关键在于穿刺针准确进入卵圆孔。相比于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其他不耐受开颅手术以及不愿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或者开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的患者。该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 微创:手术时间短,平均耗时不到10分钟,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即刻缓解率可达95%以上,不需开颅,减少手术风险,节省医疗费用,整个治疗过程患者无痛苦、也没有伤口疼痛情况、患者舒适度高,更加适用于老年患者;

2. 无需开颅手术:避免了误伤脑干周围血管神经的可能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感觉缺失轻微,也可治疗眼支所引起的疼痛;

3. 可重复性高:如患者对于疼痛缓解不满意,可隔日再接受同一手术,并且一样能取得较好疗效;

总之,全麻和局麻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全身麻醉经过了全世界医生的临床验证,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损伤。医生给出的麻醉方式往往是考虑各种因素得出的,往往也是最适合的。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手术虽然时间短,数分钟就结束,但也是要求很高的精细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才能做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三叉神经痛,球囊,局麻,全麻,手术,患者,麻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