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真的能治疗癌症吗?
都说“谈癌色变 谈癌色变”,得了癌症,就只能等待死亡了吗?
很多人都认为,得了癌症,就是不治之症,治愈的几率微乎其微,只能等待死亡。癌症确实很难治愈,还要长期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过程中会无时无刻摧残着患者的意志。
小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故事。
患者Wright先生罹患淋巴肉瘤,已经到了晚期,Philip West医生为其进行治疗,用了很多方法均没有起效。鉴于实际病情,医生认为Wright先生的寿命不会超过一周,尽管主治医生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但Wright先生仍极度渴望活下去。因此他的希望被寄托在被广泛看好的新药克力生物素上,他恳求医生采用这种新药为其治疗。神奇的是,医生发现Wright先生在治疗一周后能够下床散步了。检查到各处的肿瘤的大小均减少到原有尺寸的一半......后来医疗协会披露,这种药物事实上并没有实际的疗效。
Wright先生对治疗失去的信心,不久后病情加重,最后辞世。
“真正压垮自己的不是病痛,而是受到惊吓的胡思乱想。”
面对癌症,除了进行科学的治疗,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的心态,被视为玄学一样的存在。好的心态,就像一种安慰剂,能对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确实有出乎意料的效果。给病人一种“糖丸(糖果)”(安慰剂),告知他这是治疗的药物,经过服用糖丸“治疗”后,患者真的会感觉自己好了很多。
你说一颗糖能治病吗?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但是人的情绪变化,确实可以导致人体的机能发生变化。这类的试验,被称为安慰剂效应。而安慰剂效应,在医学领域一直都是赋予两面性争议。但这又确实能说明,人面对疾病的心态,对自己的治疗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
再拿不同病症的对比来举个例子。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痛。比如说高血压,最常见的慢性病,它跟遗传和生活方式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初期,高血压一般不会出现什么病症,但是不去注意不去控制,严重时,可能会因为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高血压这种病症,到了50岁后就会普遍出现,但是因为可防可控,人们对待它已经是平常心。
其实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正常细胞因致癌因素转变成癌细胞,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平均需要15-20年不等,甚至有可能是几十年。
再举个例子。前列腺癌在欧美是男性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80岁以上检查前例腺者半数有癌病症。但实际临床发病者却远低于次数,说明某些癌症潜伏在体内,可能到老死那一天也不会发病。
很多人发现癌症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多数情况下已经不能治愈。又或许昂贵的治疗费用导致很多患者“求医无门”。但不是说治愈不了而看不到希望,而是接受治疗,能延长生命,从而改善生存的质量。
所以我们需要预防疾病、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除了好的饮食习惯,锻炼确实是能很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来预防疾病,但是这锻炼并不代表是要剧烈运动,闲时去做慢跑、打打球之类的有氧运动。
夏日将至,也可以多多去游泳,研究证明,游泳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免疫力。不仅如此,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也要注意预防,比如说夏天外出,要避免暴晒,保护自己的皮肤,预防恶性皮肤癌等等。除了生活习惯上的疾病预防,定期体检也很重要。癌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晚期就很难治愈,但是早期癌症治愈的概率还很高。
因此定期的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关键的关键。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不久前国内体检机构被曝丑闻事件,体检行业里面,也有假体检。
检查一条流水线,甚至抽血不带检查直接出结果等等,为了赚钱胡乱在体检报告上打几个圈圈叉叉,就当体检完事了。
那好的体检,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个人情况比如说年龄、病史等,制定个性化的体检方案,有助于早期发现慢性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预防。
·在检查前详细说明要注意的事项。抽血时应在什么时间开始尽量不要进食,做心电图得露出脚踝,应提前提醒女性不要穿连裤袜等等。
·在体检时能提供一个比较隐私的环境,能令人在体检时放松。
·在出完检查报告后能有个医生,能给你解答报告中的数据情况。如发现一些疾病能及时接受治疗。
而不是像流水线一样,一句你身体没出问题让你走人,有病了就只说有xx病要治病,让人一脸懵逼。
既然说到体检,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精密体检。
日本是一个癌症大国,但癌症治愈率也是排行最前列的。它拥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的癌症检测仪,可以探知大部分的早期、初期癌症。其医疗技术在很多邻域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早期肿瘤、脑、心血管、消化道等体检上。在身体有变异的癌细胞时,它能通过早期筛查检查出来,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因为个人预约日本体检十分麻烦,因此很多国内人会选择专业的海外医疗机构帮忙预约。
目前在中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是远远达不上的,且日本的体检费用比起欧美国家,更低,所以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会掀起赴日本体检的热潮。
本文由美澳普医原创发布,首发于美澳普医公众号(meiaopuyi),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