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握拳是否正常?是脑瘫征兆?新生儿的手是什么姿势才正常?

2019
08/06

+
分享
评论
北京儿科主任王东记
A-
A+
宝宝总握拳是脑瘫信号?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脑瘫?

宝宝的出生,每位家长都会照顾的无微不至,每天都会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宝宝一丁点的“异常”表现,家长都会担心不已。最近有不少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家宝宝老是握拳?是什么原因呢?这正常吗?

甚至有些家长乱扣帽子,错以为是脑瘫。那么宝宝老是握拳是否正常?是脑瘫的前兆吗?以下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新生儿宝宝握拳是否正常?

由于宝宝年龄小,大脑皮层发育尚不成熟,而调节手部肌肉活动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屈肌的力量要强于伸肌。因此宝宝在出生后第一个月,有些宝宝会总是握紧小拳头,大拇指被其他四个指头包裹着,有时会伸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新生宝宝都是呈握拳状态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新生儿的手是呈伸展状态的,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都是正常的,吃、喝、睡都是好的,妈妈就不必过于担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神经系统将逐渐发育成熟,屈肌力量将逐渐减弱,伸肌力量将逐渐增加,两者将逐渐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此时,宝宝的小手就会呈现出自然的状态。如果超过4个月后,婴儿的手仍然紧握,而且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家长就要警惕起来。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脑瘫?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婴儿是否患有脑瘫

①运动发育迟缓:3个月无法抬头、4-6月不会翻身、7-8个月扶站时双腿交叉、9-10个月不会爬等。

②饮食困难:吮乳、饮水、吞咽困难无力,觅食反应差。

③宝宝情绪不稳:过于安静或极易被激惹,或无原因不停的啼哭等反应。

④反应呆板不灵敏:把东西放到手心里,孩子没有抓、握、拿反应。

⑤感觉阈值低: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和睡眠困难反应。

如何护理脑瘫患儿?

饮食方面

●食物的选择

应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及多食用瘦肉、肝脏、鸡蛋、牛奶和新鲜蔬菜水果的食品。家长可以根据宝宝口腔功能的发展,从流食、半流食到固体食物逐步选择。

●喂养的护理

脑瘫患儿在进食时应让宝宝保持正确的姿势体位,切忌不要仰卧喂食,会导致宝宝窒息的可能。可采用半坐位,头微微前屈的体位喂养,这样不仅可以抑制宝宝肌张力升高,而且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非自主运动或异常行为的出现。

对于吞咽困难的宝宝,家长喂养时要有耐心,必要时,家长可以用手指向下轻扫下宝宝食管。切记每勺食物不宜过多,并防止宝宝咬勺。

穿衣方面

●选择衣服

家长应选择舒适透气的衣服,上衣尽量选择前面系扣,带有图案,方便患儿自行辨认前后;裤子的裤管也应选择宽松。若病情严重可选择开裆裤。

●穿衣的技巧

给宝宝穿衣时,切忌不可让宝宝仰卧,可选择侧卧位或坐位;穿衣时应先穿宝宝侧肢,而脱衣时先脱掉健侧肢。

如何预防小儿脑瘫?

脑瘫致病因素可分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因此预防小儿脑瘫可从备孕期、孕期及出生后三个方面做起。

备孕期:树立“优生优育”意识,避免近期结婚,常咨询产科或生殖中心的医生。

孕期:避免放射、感染,防止各种因素导致的早产;避免母体出现高血压、严重贫血、糖尿病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及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缺氧的慢性病;定期孕检,做好优生四项检查,避免怀孕早期的感染造成的胎儿大脑发育畸形;孕妇要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酒等。

出生后:因避免宝宝缺乏维生素K1引起的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引起的核黄疸、颅脑外伤等脑瘫常见致病因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生儿,征兆,脑瘫,握拳,家长,体位,食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