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军医在美军军营的经历
2015年11月17日—21日,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两军交流协议,中美两军实兵分队在美国西雅图刘易斯—麦科德基地开展中美两军第三次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作为中方实兵分队医疗组军医,本人全程参加了此次演练活动。这次活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建制实兵部队自1949年以来,首次踏上美利坚大陆,意义重大,倍受关注,中美各主要媒体均作了大量报道。
中方实兵分队由工兵和医疗人员组成,其任务是对模拟地震灾难、海啸灾难等突发重大公共事件进行模拟救援。以前没怎么接触工兵,其实工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兵种,扫雷、埋雷、排爆、爆破、架桥、破拆、绳降、水上救援……,等等,他们的这些技术非常专业高超,也都配有先进的相应装备器材。出国前在与工兵营的兄弟们一起训练,感觉他们一个个都很历害。我们医疗队都是从医院抽组的,临床专业救治技术都很棒。我们的任务是救治伤员和处理遗体。工兵从地震废墟中将伤员搜救出来,我们医疗队负责救治。
医疗队分成几个小组,分类组、救治组、防疫组,另外,还有一个尸体收容处理组,我就在这个尸体收容处理组。这个尸体收容处理,在国内我们从来都没有单独列为一个处理单元,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是按习惯来处理掩埋尸体。美军可不一样,他们有专业的尸体处理人员。这样,我们也对应成立尸体处理小组,我就被安排在这一个组,共4个人,1名军医,1名护士,1名卫生员,1名工兵。我们4人搜寻国内外有关这方面文献,又在训练中反复演练探索,编成了一套我们自已的尸体处理流程手册。后来回国后我还专门就此写了一篇论文《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遗体处置》,发表在解放军卫勤杂志,填补了国内有关灾难救援大批量尸体处理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操作知识的空白。
我实兵分队按中美双方原商定计划由40人组成。第一次美方签证签了28人,临近出发的头二天,又签了7人,还有5人不签了。美大使馆很坏,没有任何理由,不签就是不签。我40人实兵分队组成是中美先遣协调组双方反复沟通,并经双方高层领导审批同意,很早就确定下来了的。结果由于美方不予签证,5名工兵兄弟未去成美国。
2015年11月16日,我们从北京启程赴美,目的地是西雅图。飞机飞越西伯利亚、白令海峡、阿拉斯加,航线呈一个u形弧线。途中,从机舱往下眺望,见西伯利亚多被白雪覆盖,偶见一条白色长带,那是河流结冰所致,地面上很少建筑,荒无人烟。
到达西雅图国际机场后,立即被美方人员接往刘易斯一麦科得基地。我们入驻的这个美军刘易斯—麦科德基地,是美军最大的几个军事基地之一,为陆军、空军联合基地,军营内有军人、家属、聘用工作人员多达10多万人。基地总面积357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一个小县的面积。美军第一集团军驻扎在此,军长是兰萨中将,另外还驻有空军部队。
提供给我们实兵分队的宿舍是该基地的一个中转宿舍,四层楼红砖结构建筑。我们住在二楼,四角四个大房间,每一个房间大概有2百多平方米,放置十几张上下铺落架床。但上铺和下铺都没有边扶栏,为安全起见,我们都睡下铺,床铺比我们国闪的军用落架床稍大,美方提供被褥。
吃饭的饭堂离住地有好几里地,需要坐车去。就餐的这个美军餐厅,可容纳四、五百人就餐,里面分军官餐厅和士兵餐厅。排队就餐,进餐厅门必须脱帽。有时我们个别战友忘记脱帽,就有美方人员提醒他要脱帽。
每次吃饭前需要现场交钱,早餐每人2美元,中晚餐每人5美元。伙食不错,为自助餐式,除了牛肉块或鸡肉块每人只能要一份,其它随便吃。
餐厅伙食全部为地道的西式做法,各种菜基本上都是咖喱味,很难入口。疏菜全部为清洗干净的没有烹饪的生菜。刚开始二天吃吃还挺新鲜,二天后就受不了啦。美军接待方并没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特意为我们准备中餐。总参外事办付主任李际将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专门把我们拉到外面一家中餐馆自助餐店吃了一次晚饭,很丰盛,一个人才只要23美元。我估计,如果是在国内,这个自助餐标准起码要四、五百人民币。
出国前,我买了几个小茶壶及几袋我家乡的茶叶,送给与我一起训练演练的美军人员。之后,对方也回赠了礼物给我们。
在美军军营的这几天经历,笔者亲身感受到的美军对我实兵分队采取的严密防范举措,我们受到了高级安保待遇。
我实兵分队刚入驻美军营宿舍,美方立即召集我方人员明确有关行为规定,并以挂图标示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限定我方活动范围。红色区域为禁入区,绿色区域为我方活动区。绿色区域范围很小,仅限于我实兵分队所住宿舍和该栋建筑物环形道路及道路旁吸烟区。
美方在明确有关规定后,立即要求我方人员填写基本信息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并现场拍照制作胸卡,作为出入证件。
在宿舍出口处,以及我实兵分队所住房间的外侧安全通道出口处,共设6个24小时监护值班岗哨,我住在宿舍靠近门口位置,一名美军拿着凳子坐在门外,室内稍有动静,就探头张望。有一天晚上,约8点多钟,我和另外一位战友下到该栋楼下环形散步道散步,立马有二位美军跟过来,散步过程中一直尾随我们,寸步不离。我方人员在该建筑外吸烟区及散步道等绿色区域活动时,美方实行一对一跟随监护。在野外和演练现场,美军亦派员紧随监护。一天,在野外训练场地合练,我去距离训练场地几百米远的会议中心上卫生间,刚走出十几米,就发现后面一名美军跟过来了,一直跟到卫生间外面。
美方严格限制我方人员拍照,拍照范围仅限于宿舍内部及演练现场的交流演练内容。我方提出参观该基地美军医院以及到该基地美军超市购物,均遭拒绝。
在与个别美军翻译(美军华人士兵)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所有翻译在当天交流、演练结束后,晚上均被要求集中进行询问笔录,汇报当天与我交流的详细内容。
在我方与美军交流过程中,美军对其有关敏感问题如指挥架构、任务、编制等坚决避而不谈。美官兵对个人所从事工作岗位的介绍,也都是很基本的情况,如自己是运输兵,负责开车上下班等。在专业救援救治技能方面,美军能够与我方进行充分交流。
美军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为何投入大量人力对我采取如此严密的保密防范措施?笔者分析有以下原因:
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军事实力正在快速增强,美军将我作为其主要对手和重要防范目标,对我军采取严格的保密防范措施是其基本战略决策。
美军有着严密的保密防范体系,官兵保密意识强,与外军交流有着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完备方案。
此次我实兵分队赴美参加人道主义灾难救援减灾交流活动,是我陆军实兵部队首次进入美国本土大陆。美军接待方——美陆军第一集团军也是首次接待我陆军实兵部队,由于缺少经验和缺乏信任,采取了宁紧勿松的保密防范措施。几天过程中,前二天明显监视严,后二天相对松一点。
中美两军实兵部队面对面接触交流机会很少,美军对我缺乏了解,此次交流活动期间,美军通过对我的防范监督,也加紧了对我军日常工作生活等情况信息的搜集工作。
灾难遗体处置是灾难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传染病播散、死者尊严、死者亲属情感等问题。这次演练遗体处置小组由中美双方共7人混合编组,美方3人,他们均为专职的遗体处置军人,中方4人,我们均为临时抽组的。美方由1名七级军士长带领2名下士参加,他们均来自华盛顿州空军国民警卫队,携带1辆可同时运载12具尸体的冷藏挂车和皮卡车,另携带轮式推车、担架、帐篷及其他相关遗体处置配套器材、消毒药品等。我方由一名军医、一名护士、1名卫生员、1名工兵共4人组成。携带有防护服、胶靴、橡胶手套、尸体袋、相机等简易装备。
遗体处置小组的任务是遗体搜寻、遗体信息收集及确认、遗体处置、防疫洗消。
美军配置的运载遗体的冷藏挂车及皮卡车,装载有自备发电机,确保遗体车厢温度在4℃以下。训练中模拟遗体70~80公斤重,与真人体重相近。美方装尸袋质量很好,比较厚实不易破损。
美方在处理遗体过程中,很重视法医角色,强调遗体最后处置必须由法医确认。遗体信息记录存储严格,特别是对不能立即确认遗体身份的遗体,一定要确认后才能处置。
遗体信息收集包括遗体编号,拍摄面部、全身、死者遗物及发现时灾难现场地点照片。照片包括首次发现时的照片及清洗后的照片。拍摄时把遗体编号放在遗体身上才能拍照。提留多个DNA样本并严格保存。死者现场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衣着、性别、身高、体重、大致年龄、随身物品、身体皮肤特征如纹身、疤痕、胎记、牙齿、畸形部位等等。
重大灾难遗体处置通常采用就地掩埋或火化方式。掩埋地点通常距离水源地最少50米,埋藏深度不低于1.5米,单层掩埋,不可重叠掩埋,相互间间隔最少0.4米。
这次演练实兵分队由中美双方混合编组成观场指挥、搜索搜寻、工兵救援、医疗救治、遗体处置、防疫洗清6个组。中方35人,美方40人。演练顺利,非常成功。美方高度赞尝我医疗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理论技术知识。37个国家驻美使馆武官来现场进行了观摩。
1987年大学毕业时,给自己这一辈子确立三个人生日标,买一套房,买一辆车,出一趟国。没有想到第一次出国就是穿着军装,接受中国最高领导人(国家元首)的指示命令,代表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的国,其意义真不一般,圆了我的人生梦想。
现在出国容易,军人因各种会议或其他事情出国的也不少,但穿着中国解放军军装,吃住在美军军营,可是少之又少,这是我人生难得的一次经历。今叙文以记之。
作者陈劲松,男,55岁,中共党员,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军队某三甲医院业务院长16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