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伏贴起泡那些事儿!
天气越来越热,许多想要冬病夏治或者调理身体的朋友都去中医院贴起了三伏贴。但有小部分人在接受三伏贴疗法后出现了起泡现象,随之感到有些紧张,其实这都是正常贴敷之后的皮肤反应。关于起泡的那些事,远东医疗划出几个重点,请大家认真阅读。
划 重 点
三伏贴为什么会起泡?
“三伏贴”,也称天灸、发泡疗法,灸法之一,是在“三伏天”时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三伏贴的原理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很热,还发痒,这是正常药物良性反应,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为祛除病邪之佳像,治疗效果更佳。所以起泡之后不要慌张,发泡与治疗时间、体质有关。
如何避免起泡?
有人贴一会儿局部就会起泡,这时要及时去掉药物,如果泡小,涂些碘伏,避免感染即可。如果泡大,要到医院用消毒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中医古代灸法里有一种叫瘢痕灸,就是要施灸处起泡,以取得最佳疗效。不过,就算没有起泡也没关系,由于个人皮肤的耐受能力不同,即使反应不强烈,药物也照样能吸收。
1、贴敷前应洗澡或者局部清洗,保持贴敷部位清洁、干燥。
2、贴敷时要穿透气性好、宽松的衣服。
3、贴敷期间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宜在自然通风的地方,以利于药物吸收
4、不宜在温度过低房间或直吹风扇。
5、治疗期间要清淡饮食,烟、酒、生冷油腻、鱼虾、海鲜等易致敏及刺激性食物,发性食物可能会让起泡加重!
6、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立即去掉药膏观察,切不要搓、抓、挠、用洗浴用品及止痒药品。
贴敷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出现轻微的发热感,就可以揭掉药物。
如何处理水泡
1.不要轻易抓挠
保护好创面,不要轻易抓挠,避免破损。水泡液里营养物质含量较多,容易滋养细菌。所以,不要轻易破损水泡,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创面感染。
2.让小水泡自然愈合
水量少,不疼、不痒的水泡,我们可等待其自然吸收,水泡就会消失。水量少但水泡周围皮肤痒痛明显的患者,可涂擦少量的氢化可的松乳膏。如有疑问,可到我科进行咨询和处理。
3.无菌处理大水泡
水泡很大,且有破损风险的水泡,可以碘伏或酒精在水泡及其周边消毒,然后用无菌注射器戳开水泡,把里面的水抽出来。外皮不建议弄破,因为外皮可以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细菌入侵。再用涂百多邦、美宝湿润烧伤膏等药物保护创面。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尽量不要使用纱布或其它物品包扎伤口,使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加快愈合速度。
5.发现感染、严重过敏及时就医
本文素材提供及专业审核:柘城中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