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 远离中暑 你得学会这么做!
这几日好不容易出梅了,却开始怀念梅雨季的清凉。随着进入大暑节气,每天的最高温都在朝着35度以上攀升。
据泗阳县中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往年气温超过37℃的时候,每天都会有3—4个人因中暑而入院治疗。
大家也千万别小看中暑,它的后果可能超乎想象。就比如说中暑中的重症中暑——热射病,体内热量过度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引发热射病往往是由于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还可能伴有过度劳累。根据统计,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超过42℃病死率高达81.3%,非常危险。
因此,远东医疗提醒您,应充分了解高温中暑的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把高温中暑造成的人身健康损失和社会经济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中暑最容易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进行强身体活动的人。中暑是有先兆的,如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乏力、出汗、头晕、耳鸣、恶心、胸闷、体温略高等症状,就要小心自己可能中暑了。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而体温正常或稍高。
轻度中暑:体温往往在38.5℃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心率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出现高热、痉挛、惊厥、昏迷虚脱或休克表现。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
预防中暑小妙招
妙招一:足量饮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 (500~1000ml),水温不宜过高,应少量多次。
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肠道痉挛。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适当补充盐分与矿物质,如运动饮料、加少量盐的温开水等。
妙招二:饮食清淡及合理休息
少吃高油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妙招三:穿着适宜,适当涂抹防晒霜
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 。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并适当涂抹的防晒霜。
妙招四:高温户外活动需谨慎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高温下应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备好水等防暑用品,当感觉到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时,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妙招五:关注高危人群
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 ,(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如:服用治疗抑郁症、失眠、血液循环不良的药物)及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在高温天气里,对于高危人群中的成年人,请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确认他们的安危,密切关注他们是否有中暑的迹象;而对于婴幼儿及儿童,应当给予更多更频繁的关注与照顾。
妙招六:增强自身“热”抵抗力
学会帮助自己适应环境,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应当有意让自己接触一些高温环境。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
妙招七: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远东医疗特别提醒!防暑降温药品常备身边,但服其他药者必须慎用!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几乎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
但如果冒然用“水”,必将引起不良后果。陈大爷因不了解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在应用藿香正气水期间服用头孢菌素而引发了双硫仑样反应,引起中毒,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出汗、心悸、腹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电图ST‐T 改变。严重时,还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藿香正气类(水/液/丸/颗粒),水/液/颗粒剂型比丸剂起效快,但口感差,含酒精。另外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停药7日内,禁止使用藿香正气水。可以选用无酒精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丸/颗粒等其他剂型。
应用几乎所有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磺酰脲类、双胍类降糖药及部分抗抑郁药、抗真菌药的患者,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 5-7天(也有人提议10 天)内,应严格避免饮酒或服用含乙醇的药物、食物或仅仅外用接触。
服药之前一定要看一下说明书或问一下医生啊!
远东医疗特别提醒!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即使户外温度并不高 ,但在阳光直射下,车内温度仍然会迅速升高并造成车内人员中暑,甚至有死亡的风险,尤其是婴幼儿及儿童。当家长与孩子一同驾车出行时,请注意避免单独留孩子在车内。
中暑的急救方法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2、少量多次的补充含盐冷饮。
如有条件可把身体浸于凉水盆中,或用凉湿毛巾擦全身。
3、快速散热。除去衣物以增大散热面积,用冷水喷淋全身,加强通风。如有条件可把身体浸于凉水盆中,或用凉湿毛巾擦全身。如使用冷水袋或冰袋,最好放在颈部两侧、双侧腋窝及腹股沟部,有利于降温后的血液流入内脏。
4、如果情况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轻度中暑与重度中暑最开始的时候难以鉴别。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中暑症状后,自行处理仍无法缓解,应立即打急救电话。
虽然我们经常提到中暑,在观念上还是缺少一定重视,如果中暑情况没有好转,远东医疗提醒您要立即送医院诊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