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注意 你会吃苦头!
当青年遇上卒中,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夏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时节,积极预防干预很有必要。同时,合理膳食、积极运动、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干预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夏季为什么容易诱发脑卒中?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夏季天气较热,血管相对处于扩张状态,一般人认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会减少,其实也不尽然。当周围气温较高时,人体大量出汗降低体温,体液大量丢失,血液浓缩相对粘稠,血流运行缓慢,从而使得发生脑血管闭塞的概率大大增加,容易诱发脑卒中。
针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并且对已发病的病人可控制其病情,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最终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一级预防
针对从未患过脑卒中的病人,即通过指导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二级预防
针对发生过脑卒中的病人,通过寻找病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复发。部分研究也将脑卒中预防分为3级,除一级、二级预防外,增加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疾病发生后并发症和残疾进行治疗和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致死率。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脑卒中危险人群?
如何判断自己属不属脑卒中的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自己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脑卒中的发生有4个主要危险因素和12个一般危险因素。
卒中筛查
新细化的4项主要危险因素和12项一般危险因素中,如果有两项主要危险因素符合,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两项以上一般危险因素符合,或以前有过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应该进行脑卒中筛查。
4项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年龄超过50岁。12项一般危险因素为:房颤、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中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脱落;缺血性眼病和突发性耳聋。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遗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酗酒、少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等。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预防的和不可预防的,应积极控制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复发。现已确定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增高脑卒中的首次发病风险,其中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疾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闭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口服避孕药,饮食与营养不合理,缺乏体力活动,向心性肥胖。
及时控制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防治关键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日常膳食中摄入的谷类、蔬菜和水果,以及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乳类和豆类,烹调油和食盐应合理,同时还应注意调整钠、钾摄入量,推荐的钠盐摄入量名6g/天、钾摄入量≥4.70g/天。高强度运动能够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并可延长人群预期寿命,健康成年人至少应每周进行3~4次中或高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须超过40分钟。
烟酒是引发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如果继续喝酒抽烟,动脉硬化会进展到在原有狭窄基础上的闭死,“喝酒非常容易引起脑出血,尤其是已经脑卒中过的人,二次中风可能会是致命的”。因此,尽量减少烟酒的摄入对预防脑卒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避免紧张、兴奋、忧虑、脑力或体力过劳等因素,并注意气温骤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钠、低胆固醇、低脂肪食物为主,副食品宜多样化,在食量上不宜过饱或过饥”。
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是防治脑卒中的积极措施。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如快跑、登山等。可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对于因高血压导致穿支动脉损害,从而导致腔隙性脑梗死以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来说,控制血压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有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口服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则为最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对伴有颈动脉严重狭窄的脑卒中病人而言,受累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应为首选。心源性栓塞的病人,在无抗凝药禁忌情况下,应首选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总之,对于首次脑卒中病人,进行心脏、脑血管、血液方面全面评价,以识别其所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二级预防策略。而病人住院期间也是启动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最佳时间。
撰稿 李晨 杨晓丽 吴丹红
编辑 慧医视界编辑部
设计 Jethro
审稿 金麦子
总编 御医
专家介绍:韩翔,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