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耗材联盟采购节省近亿元 陕西医改又现三个新亮点
记者:孙凡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陕西作为第二批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我们以健康陕西建设为引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强化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和区域联动工作,攻克分级诊疗、管理体制、药品招采、投入补偿和人事薪酬等改革的难点”。
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典型经验。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卫健委相关负责领导悉数出席,陕西省卫健委副主任刘岭在发布会上作了所在区域改革举措的主题介绍。
01
医用耗材改革的“陕西经验”
陕西省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在全国称得上是一大创新。自2015年8月开始,陕西省全面实行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和中心血站、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参加网上阳光采购,民营医疗机构自愿参加。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提到,“在解决‘看病贵’方面,各试点省份以药品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三医’联动。一是进一步降低虚高药价。各试点省份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集中招标采购等改革举措,挤掉药品虚高价格水分。陕西联合14个省份成立高值医用耗材省际采购联盟”。这无疑是对陕西省在医用耗材方面做法的肯定和鼓舞。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岭介绍,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陕西省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两票制”实现全覆盖。总药师试点持续推进,试点范围已经覆盖全省4个市51家医院。
宝鸡市试点前后,由于推行总药师制度,医院药品费用平均下降10%左右,处方合格率和控费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联合14省(区)组建药品耗材采购联盟,进口抗癌药联采价格与之前挂网价格相比,平均降幅达到11.3%,能够节约经费将近上亿元。
02
陕西医改的三个新亮点
除了药品耗材联合采购的“传统”亮点,此次发布会上,刘岭还介绍了陕西省医改工作主要3个新亮点。
一是延安市、安康市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延安市组建第一、第二医疗集团,实行市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实现了市县镇村联通联网联动,县域就诊率达到91.35%。安康市石泉县组建两大紧密型医共体,开展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医保按人头总额预付,实现90%患者在县域内救治的目标。
二是宝鸡市总会计师制度初显成效。筛选派驻6名总会计师人选到6所市属公立医院任职,突出“四抓六提升”,抓经济管理、抓制度建设、抓审核监管、抓开源节流,推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流程再造、全面预算管理、绩效核算、成本管控、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升。
三是咸阳市编制人事改革中的“一控、二变、三保障”。“一控”即编制总量控制,“二变”即人员公招、临聘变为自主招聘、岗位管理,“三保障”即编制内外同岗同待遇、财政适度保障、定期核查监管。改革后,近三年所招1425人中的844人由长期临聘转为编制备案管理;副高级以上职称岗位设置比例由16%增加到23%。
据了解,深化医改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2009年中央提出的深化医改战略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到2020年全面实现。刘岭表示,接下来,陕西将不断强化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