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爱尔兰国宝级另类摇滚乐队小红莓主唱DoloresO‘Riordan在伦敦的一家旅店中去世,享年46岁。据媒体报道,去年小红莓乐队宣告欧洲巡演,但5月因为主唱被诊断患有抑郁狂躁型忧郁症取消,如今DoloresO‘Riordan的离去,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抑郁狂躁型忧郁症”的关注。
什么是抑郁狂躁型忧郁症?
“抑郁狂躁型忧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严重类精神疾病。“就好像坐过山车,有时候会忧郁到极点,对喜欢的事情兴趣全无,但有时候又会情绪高涨,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变得异常狂躁,两种情绪反复交叉,病人在情绪的大起大落中,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精力。”
病情复杂、确诊困难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但多数病人需要5-10年时间才被明确诊断,此外,由于躁狂与抑郁的交替或混合发作,给人以“混乱”的感觉,很容易被误诊;多数病人第一次发病时表现为抑郁情绪,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此时,若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不仅病情得不到改善,反而会诱发躁狂、使发作频率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这种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理解,一般来说,以下四类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一、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导致患上双向情感精神障碍的几率是很大的,父母中有人患双向情感障碍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高于其他人。
二、刺激性事件:刺激性事件容易诱发双向情感障碍的发作,遭遇了重大失败与挫折,自己无法进行适当的调节,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也容易诱发疾病的产生。
三、季节变化:值得一提地是,双向情感障碍的发作还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躁狂症好发于春季,抑郁症好发于初冬时节。
四、生化因素:无论是躁狂还是抑郁,都与大脑生物化学方面发生紊乱有关,比如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不当也可能导致双向情感障碍。
家族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早发现早预防
巴塞尔大学医院人类遗传学系主任SvenCichon教授指出:“很多显著相关的基因对躁郁症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基因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与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对数万名患者和对照者样本的数百万个SNP位点进行研究,目前已知风险位点:“ANK3”、“ODZ4”和“TRANK1”,以及5号染色体上的“ADCY2”基因和6号染色体上的“MIR2113-POU3F2”区域与双向情感障碍高度相关。
前面讲到双向情感障碍的病因十分复杂,因而,通过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位点,可首先在基因层面,初步判断是否有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
若通过基因检测,测出风险系数比一般人群高,也不必过于恐慌,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周围发生刺激性事件,避免从事高压行业(金融圈、演艺圈),可最大程度降低诱发因素,此外,针对好发于春季、秋季的特点,也可以考虑搬到低纬度夏季漫长的城市生活等等,另外,家人、伴侣的耐心陪伴,也能延缓病症的发生。
需要特别强调地是,前面讲到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不当也可能导致双向情感障碍,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要格外注意安全、精准用药,这是绝大部分现代人容易忽略的部分,由于每个人的基因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不同,对A效果好的药物,对B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可能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引发其他一些始料未及的严重疾病(如春晚舞蹈《千手观音》中,绝大部分演员都是在两岁前后,因为发烧时使用抗生素不当导致的耳聋)通过基因检测可根据每一个人的基因情况,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科学地指导患者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把握最佳治疗时期,同时有效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诱发的各类严重疾病,让悲剧不再重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