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生涉毒“ 涉及到的麻醉药品芬太尼 到底是何方神仙?
近日,有媒体曝光上海多名麻醉科医生涉嫌向病人售卖麻醉药品被警方带走,且多家医院都已内部通报了此事,并开始自查整改院内麻醉药管理。而事情的起因则是一种精神麻醉类药品——芬太尼,那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芬太尼到底是“何方神仙”。
平时,老百姓知道的可能更多是吗啡等麻醉药品,其实,芬太尼与吗啡一样,都是作用在同样的地方——中枢神经的阿片受体,激活这些受体以后,能够缓解疼痛,给人体带来欣快感。
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属于苯基哌啶类药物,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有非常强大的镇痛作用,其强度是吗啡的75-125倍,作用时间大约30分钟,正因为这一点,芬太尼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是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并且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常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和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相比,芬太尼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抑制程度与等效的哌替啶相似,剂量较大时潮气量也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可引起心动过缓,小剂量芬太尼可有效减弱气管插管的高血压反应。芬太尼可引起恶心、呕吐,但芬太尼没有组胺释放的作用,很少有过敏反应。
芬太尼类麻醉药物目前有多种衍生物,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安芬太尼,二氢埃托啡,这些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作用更强大,副作用比芬太尼更少,如,舒芬太尼的镇痛强度是芬太尼5-10倍,二氢埃托啡是迄今为止作用最强的镇痛药,其镇痛效价在不同动物实验中表现为吗啡的6277-11488倍。
芬太尼的这些衍生物由于镇痛作用强大,副作用少,已经逐渐取代了芬太尼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芬太尼类镇痛药是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
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上海这起事件。
事件经《财经》记者曝光以后,目前好像没有新的消息出来,媒体之前的报道是,“上海多名麻醉科大夫因将适量的芬太尼类药品贩卖给患者,已被警方带走。”因为没有新的消息证实,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医生将芬太尼类药品从医院拿出来,去其他一些私立医院、民营医院做手术(如去私立机构做整容整形),至于会不会有医生将芬太尼类药品售卖给瘾君子,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芬太尼以及众多类似的阿片类麻醉药品,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使用得当,使用在医治病人的用途上,它是天使,而一旦被人当毒品使用,就成了魔鬼。美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有数据表明,美国人口消耗阿片类药物占全球的80%,芬太尼类药品是主要成分,其中除部分用在医疗上,多数属于成瘾性的滥用,这就是美国的第三次“阿片类滥用危机”。
对阿片类药物的管控,中国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药品的采购、运输、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等等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即便如此,这一次,上海事件还是被人钻了空子,即,在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不严。
不管是从医院拿(偷)麻醉药品出来使用到其他病人,还是直接售卖给其他人,都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受到惩处也是咎由自取,而更应该吸取教训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完善和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
芬太尼,作为药品它是天使,作为毒品它是魔鬼,如果有人要把它变成魔鬼,没人救得了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