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呀摇,摇到外婆桥。
宝宝哭了、闹了,
你是不是抱着他/她摇呀摇,晃呀晃?
与宝宝嬉戏时,
你有没有将他/她高高抛起、接住?
朋友的孩子小时候,
经常被爸爸抓着双手,
在身前屈体滚翻,
旁边的人都捏了一把汗,
孩子却开心地笑个不停。
殊不知,
这样哄孩子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
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
祈福医院副院长、儿科专家刘建汉主任医师告诫父母:
千万不要这样哄孩子,
以免孩子大脑受损,
出现摇晃综合征,
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摇晃综合症”?
摇晃综合征,又被称为“受虐性脑伤”,是婴儿因受到剧烈摇晃而致脑部损伤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之所以被称为“受虐性脑伤”,是强调这种脑部受伤,不是孩子不小心意外导致的,而是孩子受虐待所致。
这种伤害一般发生于一岁以下婴儿,但如果用力过大,五六岁的孩子也有可能发生。
摇晃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既然称为“综合征”,就表示宝宝因摇晃而受伤的后果非常多,可能同时会有多种症状出现,如硬脑膜下出血、大脑及小脑出血或挫伤、脑梗塞、脑水肿、视网膜出血等。
轻者表现为烦燥不安、倦怠;重者会出现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神情恍惚、惊厥、昏迷等现象,长大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者会因颅内血肿而夭亡。
为什么会出现摇晃综合症?
婴儿头部尚处于发育期,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较大(20%),头大身子小。因婴儿颈部肌肉娇嫩,对头部的支撑力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所以,当孩子被高抛或剧烈摇晃时,导致脑内或脑附近出血,脑内神经连接的断裂,还可导致眼内出血和其他(骨头的)伤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数据显示,每四位被剧烈摇晃的孩子中,可能会有一位因此死亡。这个数字还是很惊人的!
怎样预防摇晃综合症?
1. 不要将宝宝抱在怀里左右晃、上下颠;
2. 不要抱着宝宝旋转;
3. 不要大力摇晃婴儿床(婴儿摇篮);
4. 选择减震功能良好,并能很好固定宝宝的婴儿车;
5. 不要直接把宝宝扔到床上;
6. 不要与宝宝玩模仿中弹的游戏,让宝宝直直的后躺;
7. 不要与宝宝玩空中抛接的游戏。
刘建汉主任提醒,哭泣是婴儿成长发育的一部分,婴儿哭闹时,大人可以检查婴儿是否饥饿,是否尿了或拉了,检查婴儿的衣服是否舒适,检查婴儿是否过冷或过热。如果孩子还是哭闹,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轻拍后背,让宝宝得到安全感。
由于摇晃综合征多发生于父母情绪失控或生气时,家长可做深呼吸,以平静情绪,带着婴儿去户外散步,或给亲戚或朋友打电话倾诉,寻求帮助与支持,千万不要将怒气发泄于剧烈摇晃婴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