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麻醉专家 您是否把镇静做成了全麻?

2019
06/13

+
分享
评论
牛X文编辑刘丰华
A-
A+
不同的手术需要的镇静程度不一样,必须个体化给药,以达到患者安全和舒适的平衡。

医美手术多是体表手术,刺激最强的时候就是外科医生打局部麻醉的时候。局麻以后疼痛刺激很小甚至完全没有疼痛刺激,对麻醉深度要求不高,使用镇静麻醉较多。

不同的手术需要的镇静程度不一样,必须个体化给药,以达到患者安全和舒适的平衡。

根据患者反应的不同可将镇静分为三个水平:

1、轻度镇静主要作用为缓解焦虑,这时患者反应正常、气道通畅。

2、中度镇静患者表现为困倦,但是对言语和各种指令可以做出有目的的反应。自主呼吸通常足够,很少需要干预呼吸。

3、深度镇静时,患者仅对反复的或者有疼痛的刺激可做出有目的的反应。这时往往需要吸氧或者辅助呼吸。

以上三个镇静深度是连续的,没有明确界限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患者都可以对指令做出有目的的反应。

当镇静程度进一步加深,患者失去意识,即使强烈的疼痛刺激也无法唤醒时就进入全麻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和对外界有目的的反应能力时,无论是否使用气道管理工具(气管插管、喉罩等),这种麻醉就是全身麻醉。

因此,纯粹的镇静就是一种意识始终存在的麻醉状态,就算意识消失,也可以随时唤醒,对各种指令做出有目的的反应。

做整形外科麻醉时,有时会让患者意识消失,然后外科打局麻,局麻后又让患者醒过来或者全程睡觉,这种麻醉方式本质上是静脉全身麻醉。只是临床上为了统一收费标准,把这种静脉全身麻醉也叫做镇静而已。

综上所述,患者能对指令做出有目的的反应的麻醉深度叫做镇静;患者失去对指令做出有目的的反应能力就是全麻。

但是讲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概念,麻醉时随便推些药也把手术做了。如果我说讲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麻醉安全性,您会不会想打我?茴香豆的茴字居然有第四种写法?

镇静麻醉,意识存在。全身麻醉,意识消失。

记得以前在急诊科的时候,来了急诊病人老师都要问一句,患者有无意识。有意识,大家都不慌,可以慢慢处理;没有意识,大家都飞奔过去。因为意识存在时很多保护性反射都存在,而意识消失,很多保护性反射都消失了,非常危险。

因此,如果镇静可以做下来的手术用全麻才做下来,是不是增加了一丝丝风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全麻,专家,麻醉,意识,患者,镇静,指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