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福利大礼包来了!国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这项业务

2019
06/12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支持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机构的最新福利政策来了!开办流程将加更简化。

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支持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机构的最新福利政策来了!开办流程将加更简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逐步放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成为热词之一。报告有8处内容直接跟“养老”有关,“养老”一词先后出现15次。

近年来,“医养结合”被视作解决传统养老困境的“良方”。自2013年起,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政策。2015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九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此次《通知》中明确,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不需另行法人登记。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另外,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民政及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足额拨付补助,兑现有关政策。

6年前率先试水,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为解决高质量养老的“供需矛盾”,几年前就有一些县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在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永城市人民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始建于2013年,总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建筑、车库等6250平方米)。房间共分6个户型,房间面积设计43-81平方米,房间内设有紧急呼叫系统、中心供氧系统,房间经过装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直接可以入住,2018年11月26日正式开诊,目前已入住97户。

“最初是在老年医学科推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医养中心分为老年医学科与老年护养中心,当护养中心老人出现躯体疾病时,便可立即转到医疗区,相关专业的医师便可立即为老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永城市人民医院院长赵焕东介绍说,老年医学科诊治对象以60岁以上(特别是75岁以上)老年人为主,疾病诊治范围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塞、脑出血、动脉硬化、眩晕症、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消化系统疾病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同时,老年养护方面,为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同时,提供24小时全程精心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浓厚的人文关怀。

“医养结合对老年人来说,可谓是两全其美。既可以从昂贵的医疗费用中解脱出来,又有了专业人员护理,是一种让老人晚年过得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方式。”赵焕东强调,然而在专业人员配比、基本设施配置、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依托信息化,建立医养结合绿色通道

2017年3月,赵焕东调任永城市人民医院院长,到任伊始,研究和制定了医养结合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调整了发展方向。初步制定出在特需病房楼举办养老中心、康复中心、护理院的设想。并多次派出专业团队外出考察和调研。随后,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了以康复中心和护理院为龙头,引进信息化建设为辅助,打造创新型、舒适型、科技型医养结合中心的建设格局。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了解到,永城市人民医院护理中心主要为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人员提供以日常护理照顾为主,辅以简单医疗措施,设计开放150张床位,配有2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其中,有一名有内科专业副高职称;有配置相应的专职护理人员。而康复医疗中心设计开放150张床位,配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康复治疗师和护理人员。主要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疾病治疗后恢复期、慢性期康复患者提供医学康复服务,促进功能恢复或改善,为身体功能障碍人员提供以功能锻炼为主,辅以基础医疗措施。

“目前‘互联网+’已逐渐成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可以为智慧养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赵焕东表示,医院正在探索“智慧养老”新生态:比如,智能报警系统,可实现实时通话,最快速救治;加大智能医疗检测设备、生命体征探测器、跌倒报警设备、远程定位设备(含轨迹、电子围栏功能)、智能轮椅等方面的投入。

“我们将把永城市乡镇各个养老机构的每位人员信息录入,如有需求可以一键式求助。我们还为医养结合中心的老年人提供急诊绿色通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直接转入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返回中心休养。同时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免费体检,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并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赵焕东如是说。

医保需要在“养”的方面有所突破

“医即医疗诊治,养即养老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当代老人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求,是老人急需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赵焕东表示,目前各地都有不少符合当地特点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医养结合护理院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能力,关键还需高位推动,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协同推进。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63万人,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按照不能自理老人与专业护理人员1∶3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20万专业护理人员。

“一般的养老机构多是生活照顾,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下一步我院要在加强养老护理员医护技能培训,打造医养示教基地方面持续发力。”赵焕东解释道,探索针对不同种类的患者,如何进行不同层次的医疗照顾,进而完善成一种标准和规范。另外,还要通过信息化支撑,打造医养结合信息化平台,针对农村和城市不同区域现状,实现不同医养形式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达到同质化管理。

“对于一些长期卧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不仅要‘治病’更要负担得起费用。医养结合的难点仍然在医保报销比例。”赵焕东举例道,目前永城市人民医院针对患病老人,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肿瘤晚期、褥疮等疾病的老人,治疗走正常的医疗系统,市医保、新农合均可报销,餐费、护工费由医院财务系统单独收取。如病情稳定,无需治疗,则单纯养老,病情复发随时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无需来回搬动。同时有护理员24小时不间断进行生活照护;营养师针对不同病人制定个性化营养餐;依托永城市人民医院完整的医疗力量,让老年患者得到全面、科学的照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大礼包,基层,医疗,赵焕东,医养,养老,机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