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茶会上瘾吗?

2019
06/06

+
分享
评论
达医晓护
A-
A+
为了健康以及预防成瘾,“磕”奶茶,请适度!

从最初的速溶奶茶“销量可绕地球几圈”,到现今各类“网红”奶茶店层出不穷。奶茶在饮料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剂,甚至成为有些人不可割舍的“心头好”。今年情人节的时候,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颁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调制茶类饮品暗藏高糖危机,5款糖分超出每日摄取上限”,这项对于127款奶茶的调查只关注了“糖”带来的健康问题,其实关于奶茶,还有“瘾”的问题。有读者可能会听到身边朋友说:“一天不喝奶茶,感觉像缺了些什么,喝了奶茶就有精神,期盼着每天一杯奶茶,我是不是有瘾啊?”

奶茶最早起源于十七世纪,当时东方的茶叶进入欧洲,为了中和茶叶的苦涩感,欧洲人开始在在茶中兑入牛奶,由此奶茶在西方开始流行起来。现代我们喝的奶茶多数来源于台湾、香港,品种繁多、搭配各异。但是奶茶真的会成瘾吗?

个体有追逐快乐、享受愉快感觉的特性,而成瘾行为的形成则跟这种愉悦感密不可分,为了追逐这种愉悦感导致个体反复从事某种行为,或使用某种物质,最终会导致成瘾行为的形成。判断是否成瘾一般通过以下三个特征:依赖性、耐受性、戒断症状。可以根据这样的特征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是否不喝奶茶时有非常强烈的期待,喝奶茶时也有很强烈的满足感?

②以前是否喝一小杯就可以达到让自己满足的感觉,而现在用量较以往有所增加?

③是否不喝奶茶,就坐立不安,感觉像少点儿什么?如果将奶茶作为日常补充水分的主要主要途径,这时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很多学者认同食物渴求与成瘾的基本概念可以沿用药物成瘾的概念与表述,其成因也多由心理、生物、社会三方面构成。

在一般奶茶的成分之中,糖分和咖啡因都会带来一些生理影响。有研究发现糖能够刺激大脑释放5-羟色胺和多巴胺,一种能够提升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因此很多人喜欢在不开心时吃甜食来缓解负性情绪,也会用“甜”这一味觉词汇形容生活中的愉快,比如“生活百味,苦辣酸甜”。

此外,由于奶茶属于茶类配制饮品,其中也会含有一定分量的咖啡因,这是茶叶、咖啡豆等天然植物中含有的一种黄嘌呤类生物碱化合物,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活性药物,可以达到提神的效果,长期大量食用咖啡因可能会造成成瘾甚至死亡,曾有12岁的男孩因每日喝可乐10瓶而导致成瘾的案例。因此奶茶成瘾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糖分和咖啡因作用于机体,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作用于大脑奖赏中枢从而使得个体产生愉悦感,在这种正性强化的刺激下,导致个体成瘾行为的形成。

奶茶的种类亦有很多,加上奶盖、芝士、珍珠、布丁、薏米等等,随意组合也给人带来了新奇感,在繁忙的工作午后,办公室集体订购奶茶也成了一种文化。一方面让员工能够得到短暂放松,增加社交机会、话题,一方面也是一种工作后的“奖赏行为”,从而在心理、社会两方面都强化了这种感觉。

以上的讨论是鉴于“货真价实”的奶茶,倘若出售方为减少成本增加口感香味而采用了添加剂的话,不得不考虑这些化学物质带来的其他健康问题。为了健康以及预防成瘾,“磕”奶茶,请适度!

作者: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张蕾 应用心理硕士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杜江 主任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奶茶,上瘾,愉悦感,咖啡因,茶叶,糖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