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肖晓琳因患直肠癌去世,年仅55岁。
2016年,女篮名宿陈鹭芸由于结肠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仅38岁。
2007年,中国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在美国病逝,享年60岁。
2004年,身价35亿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患大肠癌去世,享年38岁。
……
近年来,屡屡有名人艺人因罹患肠癌相继辞世,令人唏嘘。而因肠癌失去生命的普通人更是比比皆是。
每10分钟有7人得肠癌
那么,肠癌究竟有多可怕?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第5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38.8 万,死亡病例18.7万。这相当于,每10分钟就有7人确诊肠癌,3人死于肠癌。
更可怕的是,以往认为只是老年病的肠癌,如今在中国年轻化趋势特别明显,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得肠癌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这些人群容易发生肠癌
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
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一个过程,从息肉到异形增生再到癌变,一般需要较长时间。
肠癌与其他很多癌症一样,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便血症状又与痔疮有些相似,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出现便血和梗阻,就属于晚期了。
一般来讲,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肥胖。尤其胖在肚子上的人,大肠癌的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1.5~2倍;
2、不良饮食习惯:肠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与饮食习惯相关。如果长期维持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会很容易让肠道变得脆弱,提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如果还喜欢吃煎炸、腌制食品、肉类特别是红肉,则更增加肠癌的患病几率。
3、久坐不动。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忙起来的时候可能连上厕所都顾不上。长期演成憋大小便的习惯,排泄物在肠胃中停留过久,一些有害物质在肠道内被反复吸收,会直接诱发大肠癌的发病。
4、吸烟饮酒。研究已证实,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死于结肠癌的风险性要高34%,吸烟的年头越长,结直肠癌的死亡率越高;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量多于30克(包含)(也就是2杯美式或4杯英式酒)将增加罹患大肠癌风险。
5、遗传因素。大肠癌如同心血管疾病一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因素。不仅是大肠癌的家族病史会产生影响,家族性腺瘤病也会导致肠癌的发病几率。最新的研究也证明,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与遗传性有显著相关。
预防肠癌 其实很简单
与大多数癌种一样,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的肠道癌症筛查方案包括粪便隐血和肠镜。粪便隐血筛查灵敏度不够,容易出现错筛和漏筛。而作为大肠癌筛查金标准的肠镜,因其准备工作繁琐、侵入性强、痛苦程度高,人们往往感到恐惧。在中国,很少有人会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主动去做肠镜检查。
目前,一种既准确又无创无痛的肠癌筛查方式——粪便DNA肠癌筛查新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患者只提供粪便作为检测样本,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检测粪便携带的DNA中基因突变情况,从而评估受检者罹患结直肠的风险。
建议六大人群做肠癌早筛
其实,肠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并接受正确治疗后,肠癌的治愈率和五年存活率超过8成。因此,建议以下人群及早做肠癌筛查:
1、年龄大于40岁;
2、具有肠癌家族史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
3、具有慢性肠道疾病,如患有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
4、出现疑似症状便血、大便变细、大便异常、排便费力、肛门瘙痒、肛门疼痛、肛门肿物脱出;
5、长期吃红肉及加工肉类、长期吸烟、喝酒;
6、久坐,不运动肥胖者。
参考资料:
[1]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年第41卷第1期.
[2]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4. Chin J Cancer Res 2018;30 (1):1-12
[3]Winawer SJ,ZauberAG,Ho MN,et al.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The National Polyp Study Workgroup[J].N Engl J Med,1993,329(27):1977—1981.SEER 18 2008-2014
[4]基于DNA的筛查技术引领肠癌早筛迈入新时代 广证恒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