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医联体既联体又联心
2019-05-24
健康界智库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近些年,医联体的建设受到社会的多方关注,大小医院相互联手,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百姓看病方便快捷。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在讲话中首次将“分级诊疗”定位为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要求“取得突破”。
2017年,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工作。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国办发【2017】3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层面对于医联体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敢于预见:几年内,既联体又联心的全国医院的医联体工作必将获得显著成果。
2019健康界峰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陈正英、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副书记徐民等5位专家就近些年来开展的医联体工作发表了讲话,陈正英书记分享了专病中心模式、重点托管、全面托管等多种医联体实践的经验,指出医联体工作的推进要从以下六点重点推进:
1.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2.加强文化建设;
3.树立国家意识,小家服从大家;
4.融入创新的思想:实施精准帮扶和人性化医联体;
5.注重质量安全标准建设;
6.加强管理能力;
希望至2020年,我国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让更多的医联体真正成为居民看病就医的“绿色通道”。
课程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联体,联心,医疗联合体,制度,医院,建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