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某医院一则药师招聘启事,引起了业内热议。
一个本科学历,拥有药士资格证,月薪却只有3000元。很多已就业或即将就业的药师,大多在感叹:“药师太廉价了!”
不过,也有人说:“这只是保守工资,后续肯定会涨。”
其实,现在除非是海归、学术带头人,会明确待遇外,其他岗位人员几乎都是浮动的。更何况,哪家企业会在招聘里,写明具体收入呢?
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药师的地位是不如医生的,工资待遇也相距甚远。近些年,一些药师一方面抱怨,没有得到院方的重视和医生的尊重。另一方面,吐糟国家虽然出台了“提高药师地位”的相关政策,但却只有责任而没有实际好处。究其根本,药师以往的专业能力还真达不到,能指导临床医生用药的水平。
在要地位、要待遇的时候,有谁想过先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
药师普遍工作现状(这里只指一部分,不是所有药师)
1、处方点评:一般做得还算不错的药师,一旦发现处方有问题,会及时与医生进行电话沟通。但是,药师在很多时候,与医生沟通处方中一些不合规的地方,医生往往显得不耐烦(可能是因为:药师沟通话术不对、医生被挑错驳了面子或医生业务太忙),导致药师积极性下降;而有些药师,则在进行处方审核的时候,要么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要么只能看到表面问题。也有即使发现了问题,直接视而不见,就将药品发下去了的药师;
2、病例点评:只做表面工作!病例点评的模板多来自网上下载,或者一些合作机构提供。这类药师多因知识储备有限,只按照要求填写,只求检查合格,而不会深究,其用药是否真的合理。
药师小白如何修炼成大神
本期特邀四川正十七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药事管理咨询师、处方点评讲师石磊,为药师小白支招:
1、从熟悉药品说明书开始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用药最直接的工具。
一家医院药房,一般都有几百种药品。对于药师小白来说,把适应症、用法用量,在短时间全部背下来是很难的。但是每个药品的禁用项,无论是采取抄写还是其他方法,一定要掌握清楚。并且要及时更新,国家对一些药品说明书的修改。比如,去年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已修订为“儿童禁用”。因为,医生可能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疾病研究,没有关注到药品说明书的修改。而药师没有审核到,则要承担相关责任。在这里,石老师提醒大家,特别要注意小儿、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
2、明显的用法用量
抗菌药物依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PK/PD)特征,可分为时间依耐型和浓度依耐型。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依据不同的PK/PD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给药方案。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①对于t1/2>2h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次给药可使T>MIC达12h(如头孢尼西)到24h(如头孢曲松),每日给药1-2次即可;
②对于t1/2为1-2h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每日要2-3次给药;
③其它头孢菌素和大部分青霉素类半衰期为30-60min,需每日3~4次给药。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
考虑药物的特征以外,还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氨基糖苷类药效为浓度依赖,而副作用为时间依赖,因此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减少给药次数有利于提高峰浓度,降低谷浓度,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喹诺酮类药效与副作用均为浓度依赖型,因此,在提高剂量时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和具有神经疾病的患者。
这里只对这两种类型抗菌药,作部分说明,需要学习和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同学,推荐找专业书籍,全方位去学习。
3、溶媒
对于很多针剂,都是需要通过糖水、盐水作为介质,才能输入到患者体内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中药注射液,是需要用糖水来作为溶媒的,但现实工作中,医生往往却开成了盐水。
最后,石老师给大家一点建议:平时可以多看看指南,比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专家共识》等,不断学习,以此来自身的丰富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加之现在国家对药师的规划,是朝着“提升地位和待遇”去的。但前提是,作为药师,你得具备相应的实力才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