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的文章很多,复苏的少
因为大家都认为复苏很简单
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本文只针对常规择期手术
不针对危重急诊手术
本文只是个人观点
完全可能是错误的
仅供娱乐
常规的麻醉多气管插管,因此,复苏时气管拔管就是重点,也就是什么时候可以拔除气管导管,呼吸,拔管后至少要保证氧和也就是潮气量和频率要达标。从理论上讲,呼吸好,就可以拔管了,但,很多时候,除了呼吸,我们还要等待意识恢复,呼吸意识都恢复,OK,拔管。
因此,临床上的流程就是呼吸恢复没有?做呼吸不耐管?加丙泊酚,呼吸很好了,醒没有?醒了,好,拔管。
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肯定没有问题,但是解决问题肯定不是只有一种办法,有没有不一样的处理办法,可否换一种思路?
让呼吸和意识同时快速的恢复,好吧,换一种思路。
麻醉三要素
镇静
镇痛
肌松
诱导时用了这三类药,苏醒,就是这三类药的恢复。我们反着来,先谈肌松。
大家最郁闷的事情就是,刚加了肌松手术就结束了。
麻醉恢复,首先是肌松的恢复,也就是肌松药是否代谢完?要想苏醒快,首先是肌松药一定要用得够少,甚至不用。
麻醉时,什么时候需要肌松呢?
两种情况:
气管插管有时需要肌松
外科操作有时需要肌松
既然是有时,那就是很多时候可以不需要肌松,或者说需要的肌松量很少。假如使用肌松药很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使用肌松药,或者说,最后一次追加肌松药已经很久了,已经代谢得差不多了。麻醉复苏时,就可以根本就不考虑肌松药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用的顺阿曲库胺。
但是,如果因为手术或者麻醉的需要,肌松药确实用得多,甚至还是长效肌松药(用罗库,有环糊精除外),手术结束前刚刚追加了肌松药,我们还是老实的加深麻醉,等待肌松药的代谢吧。
下面谈第二个因素
镇痛
镇痛一定要够
镇痛一定要够
镇痛一定要够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本次手术痛不痛?
疼痛的程度
是否导尿 麻醉前导尿还是麻醉后导尿?
有没有加局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
是否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术中是用长效阿片为主还是短效为主?
术中用了多少长效阿片?
最后一次追加长效阿片是什么时候?
是不是由于手术时间过长
长效阿片已经代谢得差不多了?
是否需要追加长效阿片类药?
短效阿片是不是停得太早了?
加长效阿片有两个作用,第一 外科因素,缓解外科手术引起的疼痛;第二 麻醉因素,使患者更耐管
阿片用得够多,够好,患者可以非常清醒。
睁眼,抬头,伸舌,但却非常耐管。
总之,苏醒时要评估镇痛是否足够。
最后镇静
想要醒得快
镇静一定不要过度
如果镇静很浅
在麻醉复苏的时候
镇静药一停
病人很快就醒了
在有麻醉之前,外科手术就意味着巨大的痛苦。因此,麻醉的初衷,就是镇痛!!!
任何时候,镇痛都应该是麻醉的主旋律!
个人理解 单从用药这个角度来看
麻醉安全=镇痛/镇静
极端的情况: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局麻
这时可以完全不镇静
或者语言安抚
镇痛=100
镇静=0.1
麻醉安全=镇痛/镇静=100/0.1=1000
另一种极端情况
单用丙泊酚的无痛人流
只推丙泊酚 不用阿片
(此时只有内源性阿片)
镇痛=0.1
镇静=100
麻醉安全=镇痛/镇静=0.1/100=0.001
以镇痛为主的第一种情况
麻醉安全=1000,非常安全
病人在和医生聊天的过程中各种自主保护性反射都存在
外科医生
安全无痛的结束了手术
以镇静为主的第二种情况
麻醉安全=0.001,有点危险
病人意识消失很多保护性反射消失
呼吸抑制 舌后坠 呕吐误吸
产科医生手术时
患者不停的体动
产科医生技术牛
在一个飞行的子宫里面操作---
由于疼痛 ,苏醒期非常烦躁
由于疼痛 ,苏醒后哭得一塌糊涂
从公式来看,镇痛越大,镇静越小
麻醉越安全,镇痛越小,镇静越大
麻醉越危险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的镇痛是指,拔管后呼吸抑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镇痛。
这里的镇静是指,意识消失的镇静。
总结
浅肌松、浅镇静、深镇痛
苏醒质量会很高。
特别是一些原本就不怎么痛的手术,乳腺癌,甲状腺,微创,常规开颅,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局麻的手术,停麻药后麻醉医生可以懒一点,什么也不做,等病人一动 ,就可以直接拔管。
但是如果手术复杂,用药乱,病情重,呼吸循环不稳定的病人,还是老实的等呼吸,等意识,慢慢拔或者送ICU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