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生存难兼顾?社会办医从协和讲起
20世纪20年代洛克菲勒家族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当时的北平决定筹建一所当时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学堂。协和医学堂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前身,洛克菲勒家族投资筹建大概算的上是中国最早的资本方投资社会办医,可见社会办医由来已久。时至今日,社会办医仍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近些年来,社会办医发展迅速、趋势看好,北大医疗集团CEO、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金松在2019年“健康界峰会——社会图强新主张”中就近几年的社会办医趋势作出了分析:
趋势一:社会办医向复杂专科和规模化发展;
趋势二:社会办医已进入红海;
趋势三:社会办医受政策影响巨大;
趋势四:多点执业与医生集团兴起,激活医生/医生组织;
趋势五:鼓励发展商业保险,形成多元化支付方式;
趋势六:互联网与创新技术带动医疗服务升级;
从数据和现实情况来看,医生集团的兴起,健康险发展看好等方面确实反映出社会办医整体趋势的上升,可不得不说社会办医目前仍旧面临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章滨云在峰会中提到:“社会办医的主要矛盾是医学情怀与可持续经营之间如何兼顾。“
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en,Tocomfortalways
——镌刻在撒拉纳克湖畔的E.L.Trudeau医师铭言
医学角度来说,社会办医讲究医学情怀,很多医生在从业中不忘初心,时刻坚守自己济世救人的医学情怀,但是资本方的需求点却是可持续经营(盈利),这就不得不要求社会办医在资本市场进驻的同时,要学会站在资本方的角度看待社会办医,要明晰:
1.遵循企业运行规律,不对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敏感做不了社会办医。
2.遵循医学专业规律,只对财报敏感做不了医院。
而社会办医的管理者往往从公立医院中挑选,如何能够快速的转变管理风格,完成CMO(院长)向CEO(企业家)转变就显得至关重要。就此,章所长在峰会中给出了答案:
1.由规模经营到精益化管理,注重效率和效益;
2.从市场和经营(财务)角度去管理,而非重点学科/医疗层面;
3.引入现代化医院管理标准JCI等、融入全球医疗体系;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促进社会办医”。多年来,社会办医受到持续关注,国内社会办医机构普遍正寻求换挡升级,增强内生力和拓展市场空间成为管理者的聚焦点。
健康界峰会主论坛《社会办医图强新主张》就社会办医这一医疗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既高屋建瓴,又汇聚示范案例,拨云见日。
课程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