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华山医院韩翔教授科普系列之——青年人卒中你知多少?

2019-05-08   杏林帮官媒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群中卒中的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

当80后开始接过国家社会发展的大旗,90后已经即将而立,95后们开始越来越多地霸占公众的视野,这些成长于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下的新兴一代成为职场上的主力军。随之而来的“996工作制”、“末位淘汰制”等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如影随形的不只是压力,也有青年人的健康危机。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群中卒中的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事件,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发生时可以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口唇歪斜、言语不清等,严重者还可以出现昏迷,同时脑卒中可导致患者遗留严重的残疾,终身瘫痪、甚至死亡。卒中年轻化的现象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卒中危险因素的年轻化和低龄化息息相关,除了这些传统的卒中危险因素,在青年人群中,头颈部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偏头痛、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遗传性疾病等少见危险因素也值得引起重视。

目前对于青年人群卒中研究进展显著的是由于卵圆孔未闭引起的隐源性卒中。有研究证实,年轻、没有血管危险因素的大脑皮层梗死患者中,脑卒中较多为卵圆孔未闭所致。2017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论证了相比单纯抗血小板治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以降低再次卒中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相关性也普遍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因此,对于常有不明原因偏头痛发作的患者,应警惕是否存在尚未发现的卵圆孔未闭以及由此带来的增加的卒中发生风险。

同时,不明原因栓塞在青年隐源性卒中的占比也值得关注,这类卒中在青年卒中患者中占9%~25%。有研究提示,心脏疾病与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均可诱发脑卒中。在青年阶段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因心脏问题导致的卒中占24%,其发病原因有房颤、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中,在所有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中,房颤占主要比例。对于原因不明的栓塞性卒中的治疗应该以抗凝还是抗血小板为主,仍存在争议。目前多项相关临床研究(例如NAVIGATEESUS和RE-SPECTESUS等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

遗传因素也是青年卒中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广受关注的方面之一。著名研究(Framingham研究)证实了卒中家族史是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若父母在65岁前有卒中病史,其后代的卒中危险比增加2.79倍,当父母在65岁以前有缺血性卒中病史时,后代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3.15倍。这说明,当家庭中存在卒中家族史时,应该提早有针对性地为家族的个体成员进行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及干预。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疾病”也在年轻化。年轻人早早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老年病”,这些疾病都是卒中的危险因素。青年人应更多的着眼于预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为了更多更好的“诗和远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华山医院,青年人,韩翔,卵圆孔未闭,危险因素,脑卒中,偏头痛,青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