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献给120院前急救卫士
“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这是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到NBA巨星科比为何如此强大时,科比笑着给出的反问。我想说的是有这么一群人不仅见过凌晨4点的满天星光,还感受过凌晨4点的凛冽寒风,他们身着蓝衣,手提急救箱,在寂静的夜晚中穿梭于大街小巷、楼宇之间,他们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他们行事有张有弛、训练有素,他们闻铃而动,身肩救死扶伤的使命,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120院前急救卫士。
他们承担院外急救工作,与传统院内工作相比,他们缺乏强大的医院支撑,缺乏充足的人员支持,缺乏完善的仪器设备,他们往往是单兵作战,一人独自面对各种急危重症和突发情况。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冷静的头脑,还需要具备敏捷的思维、精湛的技术,准确判断、快速施救、确保生命安全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把控局面、协调各方、安抚病患也需要兼顾得体,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场面失控,各种冲突、纠纷、不满纷纷而来,甚至发生暴力事件。
他们是医院的先遣部队,他们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畏惧、不退缩,不辞辛劳、风雨无阻。在危难险阻关头,当人们都向着顺境逃生时,他们选择了逆向冲锋,因为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他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营救,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他们就是如此伟大,在挽救生命的道路上总是不知疲倦,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常年的院外奔波,毫无规律的生活习惯,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使院前急救人员经风雨、见世面,练就了一番真本领、硬功夫,同时也在岁月的洗礼中留下了深深的职业烙印。因为呼救随时而来,他们养成了狼吞虎咽的吃饭习惯,细嚼慢咽就是一种奢侈,凉菜剩饭也早就习以为常;因为电话随时响起,他们时刻保持警醒状态,经常存在幻听,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几乎不太可能;因为救人时间紧迫,他们整装待发快速出动,警铃的呼啸声在川流不息的道路中渐渐远去;因为深知责任重大,他们不惧严寒酷暑,克服种种困难倾尽所能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他们身处平凡的岗位,从事着艰辛的工作,却做着崇高而伟大的事情,他们犹如一束暖阳,给原本寒冷的黑夜带来一丝生的希望!
因为特殊的职业关系,很多人不了解他们,甚至对他们存在很大的偏见与误解。缺乏足够的理解与尊重,把120当做出租车,把急救人员当成担架工,对急救人员的辛勤劳动不仅不心存感激还加以指责、大打出手,把急救人员当成出气筒、撒气包,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除了受到的种种委屈,社会各界对院前急救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没有良好的职业环境,没有完善的保护措施,没有可靠的薪酬待遇,使广大急救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很多都纷纷离职。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急救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急救体系建设,在全国发起倡议设立“120-国家急救日”,将每年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以此推动全社会关注急救事业,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健康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大健康理念已逐步形成并深入人心,我坚信作为健康保障的守护神院前急救事业也必将迎来崭新的春天!
作者: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靳凤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