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耗占比超20%被查 停用大批耗材试剂 配送打包给1家械企!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作者:联盟菌
2017年底,医疗圈内严控“耗占比”,各大医院“停用、限用”耗材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其主要原因是去年底是原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全国200个地级市的公立医院耗材占比将被全部砍至20%以下”大限。
而从2018年到今年严控“耗占比”的大风并未过境,全国仍有省份在严控耗占比,猛挤耗材水份!
三甲医院耗占比超20%被查!停用一批耗材试剂,配送打包
4月12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通报》显示,2018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宜宾市市委第一巡察组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进行了巡察,12月25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共反馈了4个方面12个类别33个具体整改事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立即进行了全面整改。
其中一项巡视查出的内容就是: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耗材比控制不够严:2017年、2018年1至10月,医院耗材比分别是33.27%、31.57%,未达到原国家卫计委提出的到2017年底,城市公立医院耗占比控制在20%以内的改革要求。
对此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全方面的整改!
首先是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动态监测。每月10日前,对使用金额排名靠前或使用异常的自费耗材分别采取停用、限量等管控措施。
《通报》明确,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停止使用自费耗材一个品规;2018年8月,停止采购了对临床意义价值不明显的检测项目所涉及的检验试剂。
其次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用耗材(耗占比)考核评价指标的规定》、《关于对耗材超标科室处罚的补充规定》等规定,对临床科室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对照量化指标,月月考核,对不合格科室扣减绩效。
并且《通报》还显示,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要求院长、纪委书记、分管副院长,定期对医用耗材使用排名靠前的临床科室进行廉政谈话,明确其管理职责,对管理不力的科室负责人,视其情节轻重,扣减当月绩效或追究其管理责任。
除此之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对医用耗材加强精细化管理,特别是跟台耗材的管理,降低库存和周转成本。而且要求按照低价优先原则,优先采购和使用低价医用耗材,2019年1月,针对用量大的骨科创伤、脊柱等耗材,引进挂网中低价产品。
不仅如此,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还把严控耗占比延伸至耗材配送领域!在配送环节,该院启动了医用耗材主渠道配送企业公开招标工作,从招标文件来看,此次配送招标只有一个包,也就是打包给1家流通企业配送,以此来进一步降低物流、仓储等管理成本。
不仅停用大批耗材试剂,还要对科室耗材使用量化考核并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耗材配送还实要集中化打包给1家配送企业。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严控耗占比可谓是全方位进行!
截止2018年12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耗材比从31.57%降至27.68%,但是还未控制在20%以内。该院表示2019年将加大整改!也就是说上述举措还将持续!
2017年底的大医院猛降“耗占比”再度来袭?!
2017年底,四川省一共有39家三甲医院的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超过10%,四川、山东多家大医院为降耗占比,限用、停用耗材闹得沸沸扬扬。
但是国家在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明确:将控费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家医院,不搞“一刀切”。这意味着这严控“耗占比”的一刀切手段是是被叫停了!
不过2018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全区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责成三甲综合医院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切实降低耗占比,并且把降费与医院考核和奖励金挂钩!
到此次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仍然在严控耗占比,这意味着耗材价格虚高,大医院耗占比居高不下依旧是目前医改难点所在,也是改革重点所在;明确三甲医院整改,严控“耗占比”依然是大趋势!
不过我们能看到,短期突击控费已经不存在,长期的控费机制已然在加速蔓延!包括每月停用金额大且使用异常或者已经不具备临床价值的耗材试剂;甚至是将控费延伸到配送环节,实行集中打包配送,砍掉更多的供应配送商,从而降低仓储物流成本。
2019年,院内控费无疑将更加严格,盟友们你们如何应对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