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师札记 | 耄耋老人生命危在旦夕 东直门医院演绎生死时速

2019-04-28   东直门医院

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又是一个忙碌的周一下午,我接诊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患者岁的老奶奶,干瘦的身材、蜡黄色的脸上堆满了岁月的痕迹,她状态虚弱,不时因为疼痛低声呻吟。

   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又是一个忙碌的周一下午,我接诊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患者岁的老奶奶,干瘦的身材、蜡黄色的脸上堆满了岁月的痕迹,她状态虚弱,不时因为疼痛低声呻吟。家属们有些不知所措,焦急地在床边走来走去。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多少有了底,根据直观判断,家属们应该对治疗抱有较高的预期。我走进病房,不等进行自我介绍,家属就急切地抓着我的肩膀不放。

“她是我们家的大家长,您一定要用医院最好的资源给她治疗,治疗费用什么的都好说。”

看着家属充满渴望的眼神,作为医者的职责与使命,我一口答应下来,“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救治。”

向家属了解老人诊疗经过

其实我很清楚的知道,治疗过程有多难,第一步,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向家属询问入院前诊疗经过。

得知在来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前,家属曾咨询过多家医院,但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年龄太大,不建议实施微创手术;手术风险太大,建议开腹做二次胆道手术。

“老太太都这么大岁数了,禁不起折腾,开腹手术太痛苦了,我们就想着到东直门医院看看有什么其他方法么。”

各项检查结果综合显示,老人心肺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龄化衰退,我们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能否实施手术治疗?是否还有其他治疗方案?”这两个问题不停的脑中循环播放。我立即向主任汇报了老人的情况。

联系兄弟科室,讨论患者病情

主任随即组织全科人员制定了治疗方案,并联系其他兄弟科室,讨论这例危重病例。

“如果老人的胆总管结石不进行手术,最终会导致急性胆管炎,死亡率接近50%,老人生与死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手术,必须尽快做!

随着治疗的深入,老人疼痛和黄疸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实施手术治疗成功几率也越来越大。

由于她1年前曾做过胆囊切除手术,这次是在上次手术切除附近的部位开刀,技术难度更高,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

一场与生命赛跑的手术

手术时间很快确定了下来,由外科主任姚成礼亲自主刀,我作为助手参与,滴答、滴答、滴答,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双手时而紧张的忙碌,眼睛时而观察时钟的变化。

这是一场与生命赛跑的手术,1块...2块...3块...4块,从老人胆囊中共取出了4块结石,经过2小时40分钟的奋战,手术结束了。

走出手术室,外面等待的家属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医生,老太太怎么样了?”

“手术很成功,先推ICU吧,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转入ICU进一步观察

我看了看手术室的时钟,麻醉已接近3个小时。3个小时,对于普通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在我面前躺着的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立刻开启了绿色通道,将老人转入ICU(重症监护室)。

尽管在手术中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风险预判,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大家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人的血压突然忽高忽低,心率越来越快。

ICU的医护人员们迅速反应,经过近一小时的抢救,老人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第一关,总算是“熬”过去了。

在ICU观察了一整天,老人缓慢地苏醒过来,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老人被转入到普外科病房。

第二天,老人的胃肠功能初步恢复,家属从食堂买好饭菜,喂给老人吃。

3~4次敷料,但每次仍会渗透,而引流管仅有几十毫升的淡黄色液体。

根据我的判断,很可能是引流管堵塞。一旦发生感染,对老人的康复造成极大威胁。

“是时候给老人做个全面复检了。”

复查结果显示,老人的生化白蛋白只有24g/L,血钾只有2.92mmoL/L,远低于正常值。考虑老人身体营养差、炎症渗出后导致胆汁外流等原因。给予老人静脉营养补充,口服补钾的同时,密切观察心肺功能状况。

在拔掉身上的引流管,缝合引流口,夹闭T管后。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腹痛腹胀不适症状,食欲逐渐恢复正常,血常规、生化指标都回到了正常水平。

经过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的悉心治疗,老人已经顺利出院

如今,在家人的搀扶下,她已顺利出院两月余,经电话回访,老人身体状况恢复如常。

这场与生命赛跑的抢救行动,以我们胜利告终。

(文:外科 姚贵宾  审核:姚成礼 于国泳 审阅:丁治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札记,医师,生死,ICU,老人,手术,家属,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