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养生科研组创编了一套养生操法引全国关注
周文王姬昌曾在《周易》中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也应像天体运行那样气血昼夜流行不息,则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因而固本扶元成为人生存的根本。
《易经》、《黄帝内经》等古代经典医学典籍中也多次提及温阳、固阳的作用及效果。“扶阳五式”就是由北京岐黄医易养生学院及三阳开泰养生法科研组根据古法共同创编而成,与少林真传金刚桩内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形似而神不同,其神意在强身健体、扶阳固本,有益精、补气、提神之效。共含有五个动作:站桩、抱球、和合、归真、打圈。(点击查看操法视频详情)
第一式:站桩
适合人群:腿脚无力、骨关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
具体作用:解决现代人普遍阳虚的现象。(下蹲片刻后感觉身体虚弱,出汗明显,双腿不自觉发颤,说明阳气虚弱,尤其下焦阳气亏虚)
动作解析:身体直立,两手自然扶住腰部的肾腧穴。沉肩挺胸,闭目自然呼吸。舌顶上鄂口微闭,下颌微收。左脚缓慢抬起,向左侧迈一步,与肩同宽,两脚间自然呈内八字,两膝微屈,同时汇集意念至头顶百会穴。静站10分钟。
第二式:抱球
适合人群:心阳和脾阳不足的人,冠心病、糖尿病患者。
具体作用:全身的力量和气流汇集在两掌之间的“劳宫穴”,气血集中到手掌,等于是对心脏的按摩,所以气虚,心脏不好的朋友,可勤联系。
动作解析:承接上式,两手缓缓上提抱于胸前,两手距离胸30厘米,手指似弯非弯、似夹非夹,劳宫穴相对呈抱球状,两手相距5厘米为宜。身躯正直,做到松而不软、紧而不僵。静站5分钟。
第三式:和合
适合人群:脾阳不足、肺阳不足之人
具体作用:多做这个动作就能促进气血循环,实现阴阳交济。
动作解析:承接上式,两手慢慢同时外拉,拉至10厘米左右再缓缓内合,合到3厘米左右时,再同时向外拉,开时吸气合时呼气。如此反复练习,但动作一定要放慢,不可用僵力开合,要体会两手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令双掌合不拢拉不。修炼5分钟。
第四式:归真
适合人群:脾胃不好、肾虚的人群
具体作用: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懈练功,当下丹田的能量充盛至极时,丹田之气就会自满四溢。此时,就可以通经活络,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实现保健强身的作用。
动作解析:承接上式,两手于胸前抱住不动,将掌中内力分成两股热流,各自从双掌劳宫穴吸入,并沿两臂上行至头顶百会穴,自百会将热流下行输布全身百脉,最后下沉归入至小腹下丹田,双掌叠放于下丹田。意守丹田10分钟!
第五式:打圈
适合人群:肝阳、肾阳不足之人
具体作用:打圈运动暗合体内脏腑的气机的运转,引导安扶脏腑之气升降出入归于正常运转。将外界引入的阳气和体内阳气归于命门中,使气机归于圆满。
动作解析:承接上式,两手打开慢慢抬起,与胸相距30厘米,双掌劳宫穴向下,身体下沉、上提做蹲桩动作,蹲时呼气提时吸气,如此反复五次,起身踢腿慢走5圈同时双手在掌心划“8”字,多人一起修炼为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