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渗透泵控释型二甲双胍的问世能否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老龄化进程加速,使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糖尿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性疾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为4.25亿;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关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我国大约1.14亿2型糖尿病患者和近1.5亿糖尿病前期患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目前,国内上市的口服降糖主要分为三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非磺脲类)、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新型糖尿病药物DDP抑制剂;而从上市的降糖药品种统计,共有30多个品种。从市场销售额统计分析的数据看,排前三位的降糖药品种分别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阿卡波糖、非磺脲类的瑞格列奈以及双胍类的二甲双胍[1]。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且贯穿治疗始终,所以二甲双胍在口服降糖药份额稳定。而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的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如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地位: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04年,欧盟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1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儿,国内外主要指南均建议,无论对于超重还是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应为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二甲双胍有可靠的短期和长期降糖疗效该药,如无禁忌症,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2]。该药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2.渗透泵控释型二甲双胍的优势: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药,但二甲双胍半衰期很短,为了使药物维持在治疗浓度范围内需要一日多次给药,患者依从性不好,同时二甲双胍有很强的酸性,普通片崩解溶出快,大量药物溶出刺激胃肠道,从而产生胃肠道不适,出现腹泻现象很普遍,且多次给药导致用药总量大,相应不良反应也会增多,此外长期用药可能改变胃肠内ph值,引起其他不良反应。而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制剂其释药行为不受胃肠道活动、食物以及环境PH值的影响,能够持续稳定地释药,可使得药物在体内匀速释放,血药浓度更平稳,在降低胃肠道刺激及毒副作用的同时,也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服药次数,增加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众多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3.新型二甲双胍制剂能否为糖尿病患者经济减负: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对我国糖尿病的医疗和支付展开随访和卫生经济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糖尿病患者年均花费3726元,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占全国医疗总支出的13%,药物治疗是决定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因素,若该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制剂仅为原研药价格的1%,这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利好消息。同时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对同类药品按照药物经济学原则进行比较,优先选择具有充分证据证明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品种,在满足有效性、安全性等前提下,价格(费用)与药品目录内现有品种相当或较低的,可以通过常规方式纳入目录。
二甲双胍渗透泵控释制剂若在活性成分、使用条件和生物等效性上达到和原研药一致,且价格大大低于原研药,从长远和整体的效益来看,这将是众多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使患者从中受益。
[1].孙静,罗仁等.我国医院糖尿病药物治疗及基本药物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24):3313-3319.
[2].母义明等.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0):871-88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