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省福州市的42岁单亲父亲林熙,由于上完夜班后猝死,留下了他17岁的自闭症的儿子。细心的他还留下10条爱子短信,每一段话都充满了父爱,也许爸爸走了,但是希望有人能替他好好照顾你。
这个新闻事件给广大的网友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些自闭症家庭的处境让人心疼。自闭症儿童、沉重的父爱,那10条爱子短信看完让人不禁泪目。那这些特殊孩子的出路在哪?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多少?让我们先来了解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是现在最为常见的一种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之一。近年来,孤独症患病率不断上升,给儿童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自闭症有三大基本症状: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及非语言障碍或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而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虽然大家对于自闭症已经不陌生,但对于一些自闭症知识,还是存在着很多误解。
自闭症的六大误解
误解一:自闭症=天才?
可能大家受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影响,认为自闭症的患者都是智力超群的天才,然而绝大部分自闭症患儿并非天才,这些“天才”只是极少部分。据研究表明,正常人的智商一般在85~110,而自闭症患儿有55.2%的智商低于70,智力低下率高达86%,智商超过115的自闭症儿童才仅占2.7%。
误解二:自闭症是罕见病?
毫不夸张的说,自闭症很可能是当今患病率最高的儿童流行病之一。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每59名美国儿童就会有1名自闭症患儿出现。而目前我国自闭症患者很有可能高达2000万,也就是说每个超过一百户的小区里都会有至少一个自闭症的患者。
误解三:自闭症=不说话?
很多人对自闭症的印象就是不说话,不会说话。其实这是错误的,自闭症患者虽然有语言障碍,但这并不只是说孩子一辈子都不会讲话。他们只是很难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很难跟别人沟通,无法理解别人的意思,更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
误解四:自闭症是精神病?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闭症只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疾病,更多的是一种先天性因素,是一种心理、社会能力等方面广泛发育延迟或偏离的发育性障碍,与传统意义的精神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
误解五:自闭症儿童都有攻击性?
并非所有自闭症儿童都具有攻击性,只有少数缺乏沟通方式的自闭症儿童,才会出现攻击性。自闭症患儿出现打人等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无法用言语去表达,不知道怎么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错误表达。而这种情况是可以经过康复训练来改变的。
误解六:自闭症=孤独或内向?
孤独者或内向的人是主观精神上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过多的接触人或者事物,也许“孤独”引起人际交往困难等现象,但绝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自闭症是先天性的疾病,是从客观精神和生理上自发的排斥外界接触,自闭症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比如自理生活等,
五不原则,早期发现自闭症
若孩子患了自闭症,应及早干预及早治疗。然而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怎么去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自闭症,以下是“五不”原则,1-3岁的孩子如果出现以下现象,应前往就医。
不(少)看:不看人,尤其是面对面的眼睛对视
不(少)应:叫名不应,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
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不(少)说:语言出现延迟,尤其是对话型的语言能力差,部分孩子可以发出很多声音,但是不会对话。
不(少)当,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和行为,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有点“怪怪的”;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温馨提示:自闭症儿童在3岁之前能接受治疗是最好的了,此时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大脑的可塑性比较强,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接受治疗效果是最好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