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头”开始——为白血病患儿捐发 | 宣传我最强
【案例背景】
上海市儿童医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它的前身是出生在抗日战火中的“难童医院”,可以说建院开始,公益仁心就深深地融入了医院的血脉之中。自2012年提出建设“精品医院、智慧医院、人文医院”以来,经过六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传承人文基因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为创建“儿童友好型医院”而不断努力。“爱从‘头’开始——为白血病患儿捐发”活动正是推动“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妈妈,我的头发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我想梳辫子,穿漂亮裙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的病房里有这样一群孩子,由于不幸得了白血病、肿瘤性疾病等重疾,他们不得不接受放化疗的痛苦治疗。这些小“斗士”不仅要面对生理上的病痛,还要忍受心理的折磨。由于放化疗的后遗症,这些孩子们必须接受脱发难堪的现实最终变成光头,她们渴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样,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
2016年开始,上海市儿童医院联合华师大四附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上海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了“爱从‘头’开始——为白血病患儿捐发公益行动。” 在社工部的组织下在毕业季组织学校学生为主体,社会志愿者及本院职工共同为白血病患儿捐出自己的长发。这项公益活动既是一种爱的传递,更是一种爱的教育——在激发深厚、真挚的感情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了爱的种子,更产生了一个个动人美妙的故事。10岁的董雨涵留有一头乌黑美丽的长发,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剪过头发,长度足足有1.3米。因为自己看过许多国外的报道,有些留着长发的人将头发捐献出来给因放化疗而失去头发的患儿,她很受触动,所以她也很想把头发捐赠给有需要的人。在捐发现场当长发被剪掉的时候,雨涵哭了,毕竟还是个十岁的孩子,毕竟美丽的长发跟她相伴了十年,可是后来当雨涵想到那些生病的小妹妹就要有一个美丽的发型她又开心地笑了。
【案例成效】
在社工部的组织下毕业季为白血病患儿捐发活动已经举办了3年,活动人数、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从发起之初的8位爱心捐发者,到2017年增加至58位,到2018年已有585位线上报名捐发者。为了方便有意向的志愿者们捐发,形成了首张上海市爱心捐发地图,由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组织了分布在上海9个区的25家美发美容机构加盟。平时想捐发的志愿者们,可以到就近美发机构剪发捐赠,社工部将统一邮寄捐发证书。活动现场上海波克城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领了100顶发套的制作费用,另外儿童医院还和海南弘毅扶贫慈善基金会联合成立“为爱捐发”专项基金,开通网上募捐通道,希望能得到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一起为更多有需要的白血病患儿提供假发套。
截止到2018年10月,已经有18位白血病患儿戴上了专属的假发套,有的是六七岁懵懵懂懂喜欢穿公主裙扎小辫子的小妹妹;也有的是已经进入青春期,对自己的外貌特别敏感的小姐姐,这些充满了爱意的假发让这些患儿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让她们对自己的外貌重新充满了自信。
医院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场所,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上海服务、上海品牌、上海文化、上海制造的形象的场所,医院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更立足于所有参与者,无任是志愿者还是受助者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扩大和辐射爱心。2018年开始,“爱从‘头’开始——为白血病患儿捐发公益行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向社会开放,让全市患病儿童都可以申请,体验到儿童友好型医院的人文温度。
【宣传渠道及效果】
“爱从‘头’开始——为白血病患儿捐发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也得到了媒体的重点关注。仅2018年,就有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青年报、上海科技报等15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累计报道20余篇(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声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