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打破竞争同质化瓶颈 需从培育差异化开始
众所周知,民营医疗更多是通过多样的投资行为带动发展起来的,竞争的差异化特点显然不明显。
现实情况是,民营医疗竞争同质化的普遍和明显,更多是面临增长瓶颈,而缺少差异化的判断。实际上,民营医疗缺少差异化这是在一定的政策执行情况下一种无奈的结论。
基于民营医院对业务都有快速发展的需求,但技术是瓶颈。民营医院缺的是对技术有远见的视角,民营医院在边缘创新期待出现新的局面过程中,一路仍然采用最开始的那套架构,结果是一路问题频出。
对于一些中小民营医院来说,提升效率和完善造血能力将成为其核心指标之一。但对于有志于重拾往日辉煌,被寄予厚望的民营医院来说,这远远不够。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变。
只有在证明医院价值,靠近市场消费者方面有所突破,凸显核心专业技术战略的差异化服务,提供不一样的医疗服务体验,这不仅是民营医院当下应该直视的问题,更是民营医院能够活下来的最好理由。
比如,当医院运营察觉到医院收入在减少,病人正在离开医院,而到另外一家医院就诊,已经表明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会自然而然被动地卷入了竞争。而另一些医院则通过引入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则会主动地加入到竞争中。
这对于医疗服务的体验来说,不是同质化的问题,而恰恰是彰显质量差异化能力的问题。至于哪家民营医院的差异化体验更好,则取决于民营医疗的资源禀赋和团队气质差异,不同医院不同场景的差异还是明显的。
对于用户而言,如果医疗服务质量有保障,而且在套餐消费上没有各种防不胜防的小动作,又何须去劳烦客服。但凡找客服的事情,客服麻烦,用户自己往往都是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又添了新堵。
通常民营医院客服,答非所问或者呆板的问题选择流程,不是提升用户体验,而是增加了用户反感。所以说,差异化医疗服务体验才是民营医疗争夺用户的最核心竞争力,还得在用户的最大痛点上下功夫。
从医院业绩目标管理的角度看,一个竞争策略的选择,或为了优化内部管理以提升效能降低成本,或推陈出新吸引更多的用户,或强化优势功能提升活跃,或提升用户满意度。
总之,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体验,都是需要进行额外投入的。所能拿出的资源配套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实际上是一个与成本效益相关的问题。因此,如何扭转竞争比较同质的被动局面,有效的评估增强用户体验的投入产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民营医疗业务增长业绩从哪里来?渠道下沉和深耕运营成为唯二法门。
借助医疗健康的发展,将现有的存量和资源转化为先发优势,构建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点,提升效率和造血能力就成为必须。
从根本上整体改善效率低、执行力差的困境,靠操盘手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观察,靠医院做长久的生存机会和挑战战略。这个战略不仅要考虑长期战略,每个季度、每年的短期策略同样重要。
用心做医院,是自我的,是独立的,是向内看;用服务做医院,是客观的,是向外的。通常前者创新,而后者更具商业价值。
2019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特别竞技赛案例征集火热进行中!戳此了解更多大赛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