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魏子檸:“数”说民营医院发展

2019-03-22   魏子柠说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医院发展。

导读: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医院发展。就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办医”。《医改界》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特别是新医改十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且操作性越来越强,推动了我国民营医院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缓慢推进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打破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区别对待局面,破除了社会资本办医的壁垒,全面加速了社会力量和外资投资民营医院建设的步伐。民营医院也由2009年的6240家家,迅速发展到了2018年9月底的20011家,8年时间增加了13871家,增长了222.29%。可以说,新医改以来,是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

《医改界》研究发现,2009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和民营医院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大促进了民营医院和社会力量办医的发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这两个新医改的大文件,从宏观的角度都明确和肯定了社会力量办医的地位、作用、要求,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的目标要求。从此,民营医院真正迎来了发展史上的春天。2010年11月6日,国办转发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社部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国是新医改以来第一个专门针对鼓励民营医院和社会力量办医发展的文件,也被业界看作是的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真正进入“春天”的标志。2017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办发〔2017〕44号)的印发,标志着我国民营医院和社会力量办医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时代,向着“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的新时代迈进,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状况。

一、2015年民营医院首超公立医院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医院得到了发展。《医改界》研究发现,从1983年我国第一家民营医院的诞生,到2005年,我国医院数量增加到18703家,其中民营医院达到了3220家。特别是2009年新一轮医改后,民营医院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医改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研究发现,2015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的数量拉开了差距。特别是新医改以来,民营医院从2009年的6240家,快速增长到了2018年10月的20011家,增长了220.69%。2010-2018年,平均每年增长24.5%。目前已经占到医院总数的62%以上。

相比之下,公立医院的数量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14051家减少到了2018年9月的12109家,减少了1942家,下降幅度为13.82%,平均每年减少216家。

详细情况见图1。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二、民营医院占比超过六成

《医改界》研究发现,民营医院在我国医院总数占比中,从2005年占17.22%提高到了2009年的30.75%、2018年9月的62.30%。而同时,公立医院占比从2005年占82.78%下降到了2009年的69.25%、2018年9月的62.30%。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2018年11月20日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底,全国医院总数达到32120所,比2017年同期增加2203所,其中,公立医院减少158所,民营医院增加2361所。民营医院增加到了20011个,占比达到62.3%。

详细情况见图2。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研究整理

三、上年平均每天诞生6.47家民营医院

目前,民营医院数量的增速较快。《医改界》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发现,2011年末时,我国有医院23170所,其中民营医院9786所,占42.23%。但截止2018年9月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增加到20011所,比2011年末的9786所增加了10225所,粗略测算,平均每天增加4.88所。从2018年9月底的数据情况看,民营医院比2017年同期增加2361所,平均每天增加6.47所,与2017年每天增加不到6所的速度相比有所提高。

四、综合与专科医院占民营医院近九成

《医改界》研究发现,民营医院大多数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分别占到民营医院总数的59.14%、29.17%,合计占到民营医院总数的88.31%。同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护理院方面,民营从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但是,在中医医院和民族医院方面,公立医院占有数量上的一定优势。

详细情况见图3.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从原因上分析,因为综合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多,经济收入来源较广,加之民营医院急于收回成本等心理,所以综合性医院占民营医院的比例最高。同时,由于民族医院主要布局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而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大多比较分散,经济较为落后,所以民族医院不是社会力量投资医疗机构的首选,相对数量较少,占比较低。详细情况见图4。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五、民营专科医院中妇产科医院数量居首

《医改界》研究发现,我国民营医院中除了不便于分类的“其他”类最多之外,由于多年来我国居民受到了较好的优生优育教育,在生育小孩方面更愿意花钱,以保障母婴安全,在民营医院中妇产(科)医院最多,达715家之多;其次为骨科医院569家,眼科医院590家,口腔医院525家,精神病医院492家,康复医院400家,美容医院345家。

同时,民营专科医院中,最少的是麻风病医院,为0家;其次为,结核病医院1家,职业病医院2家,传染病医院4家,该类型医院政策监管严,患者群体特殊,经营风险高。再比较少的有,胸科医院7家,血液病医院11家,其主要原因是受到人才和技术的制约。

儿童医院也仅有57家。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步实施,儿科医生短缺,专科儿科医院缺乏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未来,儿童医院的发展潜力巨大。

详细情况请见图5。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六、东部地区位列东中西部之首,山东居31省第一

《医改界》研究发现,截止2017年底,我国民营医院达到了18759家,但是从东中西部和各省(区、市)情况来看,分布情况不够均衡,总体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状况。

从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最多,7513家;中部地区最少,5092家;西部地区居中,6154家。

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分布情况看,华北地区3070家,东北地区1643家,华东地区3782家,华南地区1388家,华中地区3408家,西南地区3886家;西北地区1582家。最多的是西南地区,最少的是华南地区。

详细情况见图6。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医改界》研究发现,华北地区3070家,其分布是:北京434家、天津278家、河北1122家、山西809家、内蒙古427家;东北地区1643家,其分布是:辽宁768家、吉林381家、黑龙江494家;华东地区3782家,其分布是:上海184家、江苏1253家、浙江763家、山东1582家;华南地区1388家,其分布是广东719家、广西259家、福建343家、海南67家;华中地区3408家,其分布是:河南925家、湖北566家、安徽735家、湖南864家、江西318家;西南地区3886家,其分布是:西藏38家、云南827家、四川1520家、贵州996家、重庆505家;西北地区1582家,其分布是:新疆454家、甘肃231家、青海104家、宁夏141家、陕西652家。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民营医院数量不在此统计分析之中。

详细情况见图7。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七、九成以上床位在百张以下

民营医院的规模比较小。《医改界》研究发现,2015年以来,虽然民营医院的数量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是其规模普遍较小、级别普遍较低,床位大都在100张以下,甚至在50张以下,大都为一级医院或未定级级别医院。据《医改界》研究发现,2016年我国民营医院床位数仅为75张,而同期公立医院床位数则分别为350张。

《医改界》根据《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截至2017年末,我国有医院31056所。其中,公立医院12297个、民营医院18759所;我国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不含)床位以下医院18737个,100~199张医院4547个,200~499张医院4223个,500~799张医院197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751个。

详细情况见图8。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794.0万张,其中医院612.0万张。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5.7%、民营医院床位占24.3%。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床位总数463.284万张,平均每家公立医院376.74张,民营医院床位总数为148.716万张,平均到每家民营医院也仅有79.27张。由此可以看出,92.48%的民营医院床位规模在100张以下。

详细情况见图9。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2009年以来,民营医院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床位规模方面得到了扩大。《医改界》研究发现,2005年民营医院床位规模为32.82万张,但2017年末民营医院床位增长到了148.72万张,增长了353%,增长幅度非常明显。同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由2009年的279.25万张,增长到了2017年的463.28万张,增长了65.90%。

详细情况见图10。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医改界》研究发现,2009年以来,民营医院床位规模增幅明显加快,而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增幅下降。2010-2017年以来,民营医院床位数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3.77%、7.27%、6.78%、6.35%、5.97%、5.63%、20.465%,公立医院平均床位数每年平均增长率9.55%、10.09%、11.25%、8.24%、7.27%、6.13%、6.69%、4.00%。但民营医院的床位规模仍然与公立医院有明显差距。

详细情况见图11。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医改界》研究发现,从床位规模占比上看,民营医院床位规模占比由2009年的10.51%提高到了2017年的24.30%,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天下”。

详细情况见图12。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医改界》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发现,综合性民营医院的床位数最多,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医院,主要是因为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最多,床位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详细情况见图13。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八、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逐年上升

(一)从诊疗人次上看

《医改界》研究发现,2005—2017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门诊诊疗人次呈逐年递增趋势,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占比提高更快、更明显。

2017年,全国诊疗人次为81.83亿人次,医院34.39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诊疗29.52亿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的85.84%,占全国诊疗人次的36.07%,分别比2005、2009年占全国诊疗人次比例增长22.87、18.38个百分点。其中,民营医院诊疗4.87亿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的15.16%,占全国诊疗人次的5.95%,分别比2005年、2009年占全国诊疗人次比例增长5.28、4.43个百分点。

(二)从入(出)院人次上看

《医改界》研究发现,2017年,全国入院人次18915万人次;其中,公立医院15595万人次,占82.45%,民营医院3321万人次,占17.55%。

详细情况见图14。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从上面数据《医改界》研究发现,虽然民营医院的服务人次提速比较快,但占比仍然较低。从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情况看,近些年来,民营医院服务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截止到2018年9月底,全国医院诊疗人次为26.3亿人次,同比提高5.1%。其中:公立医院22.4亿人次,同比提高3.7%;而民营医院3.8亿人次,同比提高了14.5%。再看出院人数,全国医院总出院人数14643.0万人,同比提高7.6%,其中:公立医院出院12051.9万人,同比提高6.0%;民营医院出院2591.2万人,同比提高16.0%。

从这两项主要指标看,民营医院的增速明显高于公立医院,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分别占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的14.45%、17.69%,占比仍然比较低,提升的空间仍然比较大。

详细情况见图15。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三)从医院等级上看

从目前医院等级上看,《医改界》根据我国2017末医院数量及医院等级情况分析研究得知,我国有三级医院2340家,其中公立2112家、民营228家,民营医院占不到10.79%;二级医院8422家,其中公立6004家、民营2418家,民营医院占比28.71%;一级医院10050家,其中公立2679家、民营7371家,民营医院占比73.34%;未定级医院10244家,其中公立1501家、民营8743家,民营医院占比85.35%。

从以上数据《医改界》发现,民营医院等级情况占比呈现“一少一多”现象。即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占比少,三级医院占比仅为一成、三成左右,而一级医院、未定级医院占比较多,占总数的七成、八成以上。也说明了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较低。

详细情况见图16。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九、医务人员增速明显但占比依然较低

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民营医院更是如此。病源少、医保定点难、管理不善、融资难、诚信度低等方面的原因,直接造成了吸引人才难、医务人员流失突出,严重影响了民营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

《医改界》研究发现,2011年、2017年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总数为398.09万人、554.87万人。而同期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54.61万人、142.78万人。民营医院医务人员仅占医院医务人员总数的12.06%、20.47%。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民营医院的发展扩张,民营医院需要吸引到更多人才。从增长速度看,2017年比2011年,民营医院医务人员增长了161%,而同期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仅增长了39%。

详细情况见图17。

数据来源:《医改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医务人员主要包括:执业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等。《医改界》研究发现,2017年民营医院的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药师数、技师数等分别占各类人员总数的20.47%、19.02%、19.05%、18.27%、18.83%、20.79%。

详细情况见图18。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民营医院虽然数量多但技术人员(才)少。虽然民营医院的数量占到了6成以上,但是民营医院的卫生服务人员与公立医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方面。《医改界》研究发现,2017年末,在医院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578.5万人,其中,在公立医院的有468.5万人,占80.99%;在民营医院的有110.0万人,占19.01%。人员、人才匮乏仍然是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民营医院的人员、人才数量占比与民营医院的数量占比极不相称。同时,三级医院中,民营医院只占10%左右。

十、民营医院债务沉重财务状况不佳

《医改界》研究发现,2017年医院总资产为43360.6亿元,其中公立医院总资产为37104.7亿元,占总资产的85.57%,非公立医院为6255.9亿元,占14.43%。流动资产为18542.9亿元,其中,公立医院为16289.1亿元,占87.85%,非公立医院为2253.8亿元,占12.15%。非流动资产23807.1亿元,其中,公立医院为20738.5亿元,占87.11%,非公立医院为3068.6亿元,占12.89%。从净资产来看,公立医院为21404.1,非公立医院净资产为2080.2亿元。从负债情况来看,公立医院负债为15623.5亿元,非公立医院负债3242.2亿元。公立医院负债为净资产的72.99%,非公立医院负债为净资产的155.86%。

详细情况见图19。

数据来源: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医改界》整理

《医改界》从以上分析发现,非公立医院大多在负债经营。这主要在财政经费支持方面,非公立医院远不如公立医院更容易获得财政支持,需要向银行贷款及社会举债来实现融资需求,致使非公立医院债台高筑。同时,由于非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技术水平较低等,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弱。

来源:医改界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

2019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特别竞技赛案例征集火热进行中!戳此了解更多大赛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民营医院,魏子檸,医改界,数据,床位,数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