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从2019年4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那辣条、干脆面、香菇肥牛、麦丽素、咪咪虾条……这属于80后、90后的回忆杀还好吗?
学校的小卖部陪伴很多人度过了校园时光,成为那段美好记忆中的一个片段,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高糖高脂高盐,甚至是垃圾食品出现的时候,对于小卖部的回忆将不再美好。
然而,更多人认为根本问题不在于小卖部,明明是那些食品添加剂,应加强对校外小卖部的零食管理。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快跟着福小卫来看看~
本报特邀
戴锦泉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儿保科主治医师
学校周边“五毛食品”受欢迎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仓山区的一所小学附近,在校门口不远处的一个文具店里,货架上面摆放着很多小零食。
老板介绍说,这些零食价格在0.5元到1元不等,价格便宜但味道很好,附近的小学生都特别爱吃。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其他3所学校,记者发现,中小学周边的小商店、文具店、玩具店或地摊都有出售这些单价在五毛左右的“五毛食品”,品种包括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
这类食品口感辛辣刺激,色泽鲜艳,很受孩子们欢迎,甚至一些零食卖家也是这些“五毛食品”的拥趸。
为了“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本报记者一行人在这几所学校周边,自掏腰包买了大量受欢迎的“三高”“五毛食品”,请专业医生进行点评,给出健康提醒。
1.尽量不要给孩子吃有太多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医生说我们买的这些零食全都是食品添加剂(也就是都!不!能!吃!)
2.选择零食之前,先看厂家是否正规,再看日期是否新鲜
”五毛食品”对孩子的危害
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指出,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过多或不合理零食消费行为可能增加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6~12岁学龄儿童阶段是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学龄儿童已经能够接受和理解食物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帮助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学习营养知识,了解零食特点,学会挑选健康零食,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戴锦泉说。
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增加儿童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学龄儿童,在购买零食时了解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信息,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糖零食。
另外,学龄儿童应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高脂零食,这将有益于成年后的健康。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容易引起儿童偏食、能量摄入过多,增加龋齿、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饮食上如何抉择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部分儿童在上午学习的后半段经常出现饥饿感,原因与早餐吃的过少、过于单一或不吃早餐有关。
因此,要保证每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吃饱。
一天当中零食提供的总能量不要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
建议选择正餐中摄入不足的食物作为零食,如奶及奶制品、水果、坚果。
每天吃零食的次数要少,食用量要小。
吃零食的时间与正餐最好间隔1.5~2小时。
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学龄儿童身体代谢旺盛,为防止学龄儿童饥饿影响学习和运动,课间可适当吃一些零食。
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奶类食物:富含钙、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E,
以上几类食物是学龄儿童零食的优选。
新鲜的食品含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而加工的食物通常添加糖、盐等调味剂,并可能损失原有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降低。
选择零食时,应阅读营养标签了解零食的营养特点,选择新鲜、营养和卫生的零食。
应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选择营养丰富的零食。食用前查看食品是否过期,确保食用安全。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2019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特别竞技赛案例征集火热进行中!戳此了解更多大赛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