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院精神科马弘:不要把我们的孩子逼上绝路
【搜狐健康】 最近接诊的几位患者,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马弘主任医师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明明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却身心灵“伤痕累累”,一处处触目惊心的自伤疤痕、一个个自杀计划甚至险些实施的行为,让马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充满后怕和忧虑。
○ 文 / 干玎竹 编 / 袁月
2月27日下午,马弘接诊了一位绝望的年轻人,在门诊咨询的过程中,年轻人暴露了自己服毒自杀的计划。马弘不停地运用专业素养和爱心感动了Ta,打消了Ta的自杀企图。第二天,Ta又来到了马弘的门诊。这次,Ta把一小瓶准备好自杀的药品交给马弘。
马弘说,每次接诊完这样年轻无助的患者,她就会很生气,生家长的气、生教育部门的气、生媒体平台的气……每一个绝望的年轻人周围,都有一群失职的人。
马弘告诉搜狐健康记者,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祖国的未来,这几件事情,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起来。
不想把孩子逼上绝路,家长需要做什么?
1.和孩子做朋友,做朋友!陪伴成长!陪他们玩!不要只做提款机!
2.自己努力做个好人,正派人!不能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你不让孩子学的坏毛病自己首先不能有。
3.不准孩子欺负别人家的孩子。
4.发现孩子可能受了欺负要及时帮助他们,不要指责孩子。
5.学习成绩不是唯一标准!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
6.鼓励孩子运动。
7.做一个肯花时间听孩子说话的父母。
不想把孩子逼上绝路,学校需要做什么?
1 不能把考上好的学校(初中、高中和大学)作为目标,受教育是个过程,是健康成长的手段,手段不能目的化!不要让学生建立“成绩不好=人生无望”的概念。
2 比具体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有理想有追求有兴趣爱好有运动习惯,同时又能直面困难和敢于求助。
不想把孩子逼上绝路,媒体需要做什么?
1 不要过度传播放那些“聚会上工装出席被嘲笑,结果竟是巨富总裁”所谓打脸视频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玛丽苏作品。让孩子们知道金钱地位外貌不是受尊敬、被喜爱的唯一砝码。
2 不要在科学家或著名工匠去世时才宣传,要让孩子们知道人生努力追求是有意义的。成功是多元化的,关爱他人,奋斗的生命才有意义。
基于看病经验,马弘也希望成年人尽量做到:
1 别去示好(撩拨,勾引)有家室的人,替人家的孩子想想。
2 别老喊有家室的人出来喝酒聚餐,让他们回家吃晚饭。
3 别总让你的员工周末加班或出差,让他们呆在家里。
4 别说工作忙,挣钱也是为家人。孩子更需要父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