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 不变革是等死,乱变革是找死。
看过很多的民营医院,也在和很多的民营医院在合作,有合作成功的,也有合作不成功的,原因很复杂,我们也在不停的反思和复盘。
多数的民营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类似的,这就是员工与管理体系和医院发展定位的不匹配。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虽然从老板的角度来讲一直想升级改造,做有品质的医疗,但是如果在初期的时候没有做好匹配,想以后升级是很难的。
有品质的医院在筹建时就需要高配
一家有品质的医院需要有:好的医生护士团队,好的管理团队,先进的医院管理制度与体系,先进的IT系统(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先进的文化,无论医院大小,所用的人、制度和体系必须是好的。
不建议在开始的时候先凑合着开起来,再指望着以后升级改造,升级改造的成本和代价太大,实在是太耗精神,挑战很大。
大多数民营医院的现实
在起步的时候找不到好的医生护士,找不到好的医院运营管理者,也无法建立好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也不愿意采用好的,相对比较贵的IT系统。
一是真的招不到好的人,好的医生和医院运营管理者都不愿意去一家新开张,没啥病人,前途不确定的医院。
二是出于节省费用的考虑,尽量招一些便宜的人。
大多数投资人的原则是先把医院开起来再说,于是招聘的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不那么理想的人,是能力不太胜任的人,是在公立医院或其他医院混不下去的人。
结果从一开始就把医院的定位、品质、水平、人的能力做low了,
一旦形成了习惯,一旦养成了风格,一旦建立了利益小团体,一旦形成了特定的组织文化,再想要改,就很难了。
医院的升级改造是很难的
拖拉机是无法升级到小轿车的,夏利是不可能升级到奔驰的。
局部的改变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是无法解决整个医院的结构性矛盾,改变对于员工和老板双方来讲都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改变习惯,改变利益格局,提升能力,改变思路,离开原来的舒适区是很艰难的一件事,大家会有反弹。
无论是老板亲自动手去改,还是邀请管理咨询专家团队,大家会说你太高大上,不接地气。
要求医生按照统一的诊疗规范和指南去做;
要求大家不断的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
要求大家都要去重视患者安全和质量持续改进;
要求大家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去进行管理和服务流程的不断优化,去实施真正的价值医疗。
这都是有品质的医疗服务所应该积极拥抱的吧?这不是什么高大上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吧?这也是很接地气的吧?
因为不愿意改变,因为无力改变,因为害怕自己的能力跟不上,于是就会有很多的抱怨,很多的不配合,很多的消极怠工,不仅仅会影响团队的氛围,甚至会影响业务收入。
这种痛苦的拉锯会把老板改变的决心挫败,也会把管理咨询专家赶走,也不会有更加优秀的人来了,于是又回到以前的舒适区,就这么活着。
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易行难,想要变革真的很难,也很残酷。
变革需要换人,可能要换很多的人,不换人就无法变革,不换人引进几个优秀的人也会被“逆淘汰”;
变革需要换思路,思路不改变,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一旦外部的压力撤除,一夜回到解放前;
变革需要调整利益,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
变革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七个医生八种做法的医院能做到“三个统一”吗?
变革需要花钱,也需要花时间,更需要花心思;
变革需要有耐心,变革需要有决心,变革需要有长期主义思维,变革不能只看眼前的困难和利益;
变革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套路,不是一个人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的老板学了MBA,回来就搞变革,结果把公司或医院搞垮了,于是江湖上又有了更多的证据,说现代化的正规的管理太高大上,不接地气。
不变革是等死,乱变革是找死。
你说你准备怎么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