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一名 已康复的左耳突聋者
排版:华西小月月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
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在它发生在我身上之前,我并不知道有个专业医学名词叫做 突发性耳聋 (下文简称“突聋”)。
我只知道在娱乐新闻里看到过:日本歌手滨崎步、台湾歌手吴克群都是因为压力过大,疲劳过度导致的左耳听力减退,并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而导致左耳听力永久性丧失。
记得当时看到新闻时还感叹,作为歌手,这太可惜了。但一个双耳听力健全旁观者除了感叹、惋惜,绝不会想到去探究病因,也完全不会预料到27岁的自己会 突聋 。
哈哈
病程记录
白
1
My case note
2018年11月4日 起床后
我感觉左耳有些闷堵。当下第一反应就是,“烦人,感冒君又来问候我了。”当时觉得过一会儿,打个哈欠,喝点水就会慢慢缓和,也没有多想,匆匆忙忙收拾完就去公司加班了。
岂料,到了下午左耳的闷堵感没有任何好转,并且还出现了新症状——耳鸣。无知的我,当时还想,“完了,这次感冒怕是要拥抱中耳炎了。”
于是我开始等待身上慢慢出现一些嗓子痛,打喷嚏的感冒症状。结果呢?Too young too naive(想得倒美)。
2018年11月5日 起床后
左耳的闷堵感,不仅没有好转,甚至愈发严重,同时伴随着此生都没有听到过的耳鸣声(事实证明还是想得太美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呢)。我没有任何犹豫地抓着包包,冲向公司上班。这一去不打紧,一上午完全没有心思工作,半边脑袋都全方位环绕着耳鸣立体声,再加上耳闷耳堵的难受,我完全无法投入工作。到了中午,我立马跟老板请假,准备下午去医院看看开点什么药吃(我觉得自己得了中耳炎)。
2018年11月5日 下午
到了某医院,耳鼻喉科的一位医师看过后,让我去完善相关检查。拿着检查报告,医师看了单子后告诉我(以下对话我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A
某医生:B
A: “您得了 突发性耳聋。 ”
B: “哈?什么?耳聋?突发性?医生您确定吗?不会吧?”
A: “我刚刚看您耳朵内都没什么问题,听您描述的症状,觉得可能是 突聋 ,所以才让您去做了听力测试,结果确实是 突聋 。”
B: “啊?会不会是检查有误啊?”
A: “您是成年人,按照检查的医生指示是不会有问题的。”
B: “那您给我开点药哇?”
A: “开什么药,您赶紧 住院 ”
B: “还要 住院 ?”
A: “您看您这个 突聋 ,已经是 中度 了,必须要 住院输液+针灸治疗 ,不过我们没有床位了,每天过来治疗完就可以走了。”
B: “那,那我这个得病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我最近加班太多,压力过大导致的啊?”
A: “这个说不清楚,突聋无法具体解释是什么原因的。您赶紧住院吧,我给您开单子”
B: “那,医生,我这个多久能治好呢?必须要住院输液吗?”
A: “突聋基本上是不存在自愈的,并且也只有一部分人在经过治疗后有好转,并不能保证能够完全康复,但是越早治疗越有希望”
B: “好,那我回去交接一下工作,明天过来找您。”
2018年11月5日 下午
此时我已被医生的话吓得整个人都懵了。拿着检查单走出医院,不甘心就这样住院,我又去了另一家医院想再看看,结果已经没有号了。在大街上走了半天,还是不想放弃最后一丝希望,赶紧打开 华医通 ,点击了在线咨询。将所有病情和检查单都发过去给医生后,等待回复的时候好难熬1小时,2小时,3小时...此时我一边用各种方式看能不能挂到号,一边又在想一定不能耽误了最佳治疗期,考虑第二天还是把入院给办了。
幸运的是,我在 华医通 上看到温江院区 耳鼻喉听力专科 门诊的 卢兢哲醫师 ,赶紧挂了号,准备第二天奔向可靠的华西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等待去华西面诊的时间里,焦虑的我思考了无数种可能,其中最坏的打算就是我的左耳会永久性的失去听力,我甚至已经开始在某宝上浏览了助听器的类型。要知道唱歌可是我人生最大的爱好,这样的打击,我一时间真的难以接受。
2018年11月6日 起床后
左耳闷堵依旧难受,耳鸣声越来越大。加上前一天医生的话,心情异常沉重。电话响了,我尝试用左耳接听,电话里的声音像是 机器人一样尖锐微小的声音, 几乎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一直到就诊前,我还在不停的想,今天医生会跟我说什么呢,还会和昨天一样吗?见到卢醫师后,她的语气十分温和,充满关切。第一句话就让我觉得心里舒服了很多。(以下对话,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重拾希望是什么感觉)
我:L
卢兢哲:B
L: “来,坐吧。是哪里不舒服呢?”
B: “老师,我两天前起床左耳出现了 耳闷耳堵 的感觉,越来越严重,又伴有 耳鸣 。昨天去医院看了医生做了检查,医生说是 突发性耳聋 ,让我住院输液和针灸治疗”。
说完,我将检查单拿给了卢醫师。
L: “来,让我看看您的耳朵”。
“耳朵除了 耳闷耳堵,耳鸣 是什么声音呢?”
B: “之前是很尖锐的声音,现在感觉有虫子在耳朵里煽动翅膀的声音。”
L: “好的,来,我教您看一下您的这个检查报告。成人的听力测试平均听阈在25dB以上,表示正常。你目前主要是低频听力的损失,属于轻度的听力损失,我们之前有病人,数值都下降到70dB、80dB了,都已经恢复正常了。”
B: “真的吗?那太好了!”
L: “您的这个病,在我们这里一般门诊治疗,但是需要严格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执行。而且您看,您的这个听力损失主要在低频,治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必太过担心,保持好的心情,按医生的要求积极地治疗和调理。”
B: “好的好的。对了,卢醫师,我想问一下,这个 发病原因 是什么呢?我最近这一两个月工作压力非常大,十分焦虑,经常熬夜加班。这一段时间的睡眠都只有5-6个小时,并且很难入眠。 突聋 的前一天晚上,我加班加到凌晨一点半,当时心脏其实都有些不舒服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出现这个症状了。”
L: “您看,您自己都总结出来了原因不是吗?当您的生活不规律,身体太过疲劳消耗太多能量时,身体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这导致最严重的情况会出现我们说的 猝死 。而相对好一些的情况就是,您的身体牺牲部分器官的功能(比如耳朵的功能)来告诉您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身体已经承受不了啦!就出现了此次的 突聋 。所以咱们现在需要修复自己的身体。输液和针灸都是外部作用因素,您自己给身体造成的麻烦,最终还需要自己来修复”。
说完后,卢醫师给我把脉开了几剂中药,还手把手教我做了耳朵的操,让我早晚都要做,平时不舒服也可以做。
因为温江还暂时不能做相关检查,我需要回到华西本部做相关评估和咨询治疗。(小编:我们正在努力筹建温江的听力检查中心,今天基建验收合格,很快大家到温江看病就会很方便啦)
到了本部,有专业的老师详细询问我耳鸣的严重程度和生活习惯之后,还跟我全面周详地进行了沟通,包括:饮食、作息、心情、工作等等。之后,更是详细的讲解了该如何调整生活方式、执行“ 三好” 。
这次走出医院时,我心里充满了希望,整个人的心情从前一天的谷底终于升上来了。
回家执行三好
我每天10点前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每个饭点也都是在07:00/13:00/18:00前完成;饮食上也严格按照 三好 的要求。
看上去我真是个乖宝宝,对吗?其实不然, 三好 中最重要的一条 心情好, 我执行得非常不好。我认为的心情好就是,不像之前那样沮丧,该干嘛干嘛就对了。但是殊不知,我根本没有做到医生讲的:少思虑,多放松,不去想病情。
在华西就诊后的第二天我还是照旧上班,每天晚上9点都还在远程办公。看似晚上10点睡觉,但是睡前并没有完全调整到睡觉的状态。这样过了3天,我觉得左耳的闷堵和耳鸣现象并没有得到任何好转,耳鸣声还更放肆了,在闹市也能听到。
此时心里出现了一丝丝的声音在质疑,这样调理真的管用吗?
2018年11月9日 下午
我又找到了卢醫师。等待卢醫师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我把前几天的报告拿给了她,并告诉了她最近几天我的感受。得知我情况没有好转,卢醫师详细问了我这几天的作息、饮食和时间安排后。建议我接下来的一周静养为主,暂时把工作的事情放一放,如若不然,即使加上药物辅助,恢复效果可能也不理想。 治病需要“三分治、七分养” 。
随后,卢醫师重新为我调整了中药方,让我下周再来复诊。
这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我和卢醫师一起往门诊外走。因为不放心我过多的思虑和信心不足,卢醫师和我又在华西大门口站着聊了半个多小时,一直都在非常细致的跟我讲治愈的案例,教我如何养病...临告别的时候还宽慰我道:“好好调养,希望你下周五来的时候 突聋 已经痊愈了!”
回家之后
我立刻向老板请了一星期的假,带着妈妈一起回老家休养。每天除了按时吃饭和睡觉外,我尽力不去过多思虑其他烦心事,也不再看我喜欢的恐怖片。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看 郑芸教授 和 刘蓬教授 的文章。每天下午出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到处转转,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很是惬意。
2018.11.11 在大巴车上,一路摇摇晃晃困得很,我闭上眼眯了一小会。下车后,我突然发现 耳闷耳堵 的感觉减轻了很多,虽然还感觉得到 耳鸣 ,但已经没那么不舒服了,整个左耳都觉得轻松了很多。
2018.11.12 早上起来 耳闷耳堵 的感觉完全消失啦, 耳鸣 似乎也有所减少。
2018.11.13 耳鸣 的声音更小了,说话的时候左耳开始有回声了(之前说话左耳完全感受不到声音)。用手机上的听力测试软件自测了一下,显示听力有所回升。
2018.11.14 耳鸣 时有时无,每天下午的时候 耳鸣 会特别明显,让人很不舒服。说话的时候感觉左耳跟右耳不一样,有一点像话筒声一样的回声。
2018.11.15 耳鸣 声又小了一点,只有在很安静的情况下才能听到,比如睡前。左耳的话筒样的回声也减小了不少。
2018.11.16 耳鸣完全消失,左耳回声也消失了,听得很清楚! 下午去华西做听力测试,做完后测试的医生对我说:“您的 突聋 好像已经恢复了,去找您的主治医生再看看吧”。拿着报告,我开心的跑去找卢醫师。卢醫师看到报告后比我还高兴,“恭喜您!按照 三好 的方式,自己将身体调整了过来!” 末了还不忘叮嘱我以后不能再熬夜了。
不到12天,我的 突聋 治愈了!我还跟朋友开玩笑,这下又为业余歌唱界挽回了一位灵魂歌者,哈哈。
写如此长的发病、看病、 调养以及和医生的对话过程,我就是想表达: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有晚睡强迫症。生病前我也一直在告诫自己,要早起早睡,但是却从未真正的践行过。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抽周末多睡一睡懒觉就好了。但身体就是这样,当您不断的透支ta,有一天,ta是会毫不客气,甚至没有任何预兆地罢工。当生病的时候,我们永远第一个想的就是找医生,但医生其实也是老师,ta能告诉您知识是什么,告诉您方法论,但是不能帮您把所有的给您指示内容都消化到位。医生能给您治病搭建框架,具体填满框架的治愈过程还是得靠自己。以前觉得早起很难,是因为早睡没有做到。当您真正早起后,您会发现,一天变得好长好长。可以用来做非常多有意义,有效率的事情。
爱惜身体,养生,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该开始了。
就诊前后对比图
我想要真切地,诚挚地感谢我的主治医生卢醫师。在众多的医生中,我非常的幸运能够遇到您。您不仅是帮患者在医治疾病,您更让患者打心底里信任您,对治愈充满了希望。也非常非常感谢 刘蓬教授 和 郑芸教授 ,两位的文章让读者受益匪浅,感谢您们用如此好的 三好 方法给耳疾病人带来了希望!
卢兢哲 醫师介绍
师从刘蓬教授
郑芸教授团队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耳鸣耳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擅长运用中西医诊疗方法防治:耳鸣、耳聋、耳胀、眩晕、鼻炎、咽炎等耳鼻喉科常见病、疑难病。
3人喜欢
0人收藏
0人打赏
最新评论
更多TA的文章
推荐阅读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