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道:这些胃病不简单 很多时候与它有关!

2019
01/18

+
分享
评论
张毅之中医健康
A-
A+
中医讲“食气入胃,散精于肝”,对于某些胃病,病因不在胃上,而在肝上。

“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是胃部不适的常见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它们的病位在胃,但往往与另外一个脏腑有关,它就是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肝的问题会经常影响到胃?

肝和胃是两个相邻的器官,很多肝脏的问题,都会影响到胃。肝在五行属于“木”,胃在五行属于“土”,它们的生克关系是“木克土”,也就是“肝克胃”,又叫“肝胃不和”。

另外,肝和胃都属于消化系统,肝属于消化腺,很多营养物质都是肝生产出来的,比如脂肪、蛋白质。胃属于消化道,是容纳食物的地方,它们两个相安无事时,是相互合作的关系。

中医讲“食气入胃,散精于肝”,就是说胃肠内的饮食物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血脉和经络先输送于肝脏,以营养肝、筋等部位。肝也可以通过它的“疏泄”功能,疏通气血,疏通胃肠等,帮助胃保持正常的功能。

如果肝和胃某个或一起出现问题,那么它们的合作关系就破坏了,就出现了“肝胃不和”了。

肝胃不和的两种情况:

1.胃正常,肝不正常:胃的功能是正常的,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肝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如肝气郁结、肝血不足、肝火偏旺等,肝的异常情况,就容易影响到胃,导致胃出现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叫做“肝气犯胃”。

2.肝正常,胃不正常:如果胃先出现不足,而肝的功能是正常的,但是由于胃气太弱了,经受不住肝正常的“克制”,那么也会出现胃部的不适。就好像一个人如果身体太弱太弱了,轻微的风吹,都难以承受,都会感冒,而对于体质正常的人,却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情况我们叫做“胃弱肝犯”。

但现实中这两种情况又是经常交织在一起,都会或多或少同时存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种胃病有哪些特征?

1.肝气犯胃:这部分人往往情绪不是特别好,平时容易急躁,容易发脾气,容易生闷气,先出现各种肝气不畅的问题;时间久了,肝血就会亏虚,出现眼睛不好,女人容易月经不好,容易头晕头痛。

胃部的疼痛呈现的是“发作性”,就是有时候疼痛,有时候不疼痛,疼的时候容易与情绪有关,就是情绪不好的时候,容易胃痛、胃胀,很多时候伴有呕吐、头晕。

2.胃弱肝犯:这部分人,平时三餐不固定,饥饱失常,经常“饿肚子”,或者长期吃了太多寒凉、生冷的东西。导致了“胃气”比较弱,胃口不好,容易胃胀,打嗝,容易恶心,胃容易受凉。有些身体比较瘦弱,四肢无力,怕冷怕风,容易感冒,抵抗力差,面色偏黄,没有光泽,皱纹多。

在饮食不当,或过度劳累等因素下,进一步损伤了胃气,就容易出现胃痛、胃胀加重、呕吐了。等休息后,饮食调整后,胃部不适的症状会得到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仍会经常出现轻度的胃部不适症状。

怎么来调整这种胃病?

对于肝气犯胃的,平时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生气。女人如果月经过多的,要及时纠正,生完孩子后注意调理好身体。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养肝血、疏肝气的食物,如枸杞子、红枣、佛手、香橼等,把肝的功能调整好,同时也注意饮食起居不要损伤到胃。

对于胃弱肝犯的,平时“养胃护胃”是重点,如三餐要固定,进食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不要吃生冷的、肥腻的食物。一定要避免“饿肚子”,不要去节食减肥(很多减肥的,肥没有减下去,反而搞坏了胃),更不要去“辟谷”。把胃养好了,就能受得了肝的正常“克制”了。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肝气,不能生气、避免郁闷情绪。

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整,胃病得不到好转的,还是建议服用一些中药来治疗,肝气犯胃的可以吃“疏肝和胃丸”等,胃弱肝犯的可以吃“香砂养胃丸”等,也可以根据个人特殊体质选择中药汤剂服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胃病,中医,论道,肝气,胃部,胃胀,营养,情绪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